闞曉妹
【摘 ?要】本文基于對學前教育內容的了解,闡述了在學前教育中融合游戲精神的重要意義,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提出了轉變教育理念、創設外部環境、營造游戲氛圍等有效融合策略,切實加強游戲精神與學前教育的融合力度,滿足幼兒趣味性體驗,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游戲精神;學前教育;教育理念
一、在學前教育中融合游戲精神的重要意義
由于幼兒階段的兒童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認知和思維,仍處于活潑好動以及對事物處于好奇時期,對游戲的感情較為深刻,而游戲又是屬于自由和規律相結合的學習形式,對幼兒有著足夠的吸引力,因此,將學前教育與游戲精神相融合,不僅能夠體現出游戲自身的精神魅力,還能讓教師與幼兒一起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在游戲體驗中加深對知識的認知,促使幼兒更好地融入精神世界,在滿足幼兒各方面需求的同時,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游戲精神在學前教育中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轉變教育理念
想要有效將游戲精神與學前教育相融合,首先必須將游戲精神逐漸滲透到學前教育理念中,并將其放在重要位置,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只有在教師明確認識游戲精神的重要性后,才能對學前教育游戲內涵及實際活動的開展進行正確引導,在此基礎上,教師必須充分認識游戲是幼兒生存方式和教學方式的主要內容之一,其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成長及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有較強的教育性和指導性。在傳統學前游戲教學中,通常都是以教師作為游戲主體,由教師進行導演、設計和指導,而幼兒通常是被動地進行游戲環節,不能充分突出幼兒的自身特點,對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限制作用,因此,需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教師需積極轉變游戲教育理念和模式,從而改變幼兒被動游戲的局面,促使學前游戲的愉悅性和教育性達到統一高度。
(二)創設外部環境
游戲精神的核心是自由,由于幼兒自身存在個性和差異性特點,其學習行為及目標等多樣化因素都具有一定獨特性,因此,在學前教育教學環節中,想要突出游戲精神,教師除了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融合設計,還需要在滿足幼兒需求的基礎上,讓其對活動場地進行自主選擇。對于這一年齡段孩子來說,自主選擇能力較弱,所以教師需要明確幼兒的教育主體地位,通過體驗和實踐不斷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才能真正意義上獲取較大的成長空間,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和創新性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對外部環境的創設加大重視力度,還要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促使構建完善的學習情景,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學習內容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特點,對幼兒未來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三)營造游戲氛圍
在實際學前教育中滲透游戲精神,必須在實踐活動中實現自由和規則的相互作用,由于教育自身屬于帶有教育性的實踐活動,應在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同時,幫助幼兒對規則進行有效學習,在教育游戲環節突出游戲精神的自由特征,能促使幼兒在自由的游戲中快速成長和發展,與此同時,游戲自身具有一定的規則性,需要教師與幼兒共同遵守,教師需不斷引領幼兒明確規則意識,由于游戲教學具有較強的豐富性、多元化等特征,還能表現出幼兒的心理活動,能夠促使幼兒在游戲教育中激發創造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等多項能力,在自由和規則相互滲透的基礎上,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保障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特征,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四)豐富組織形式
在學前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保證游戲及活動組織形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同時其也是新穎的游戲理論及觀念再現的重要表現形式,在游戲實踐過程中,除了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游戲開發,還可以對幼兒之間合作開發進行有效嘗試,從而進一步打破空間及時間的限制,還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溝通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在平行班活動室內對自己喜愛的游戲方式進行自主選擇,豐富活動組織形式不僅能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活動的自由性,進一步拓展了活動空間,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對學前教育多年齡段交流機會進行積極開發,從而構建出較為立體的交往空間,促使幼兒在游戲交流過程中提升認知,形成自我意識和概念,有助于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促使游戲精神與學前教育進行高效融合,切實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和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前教育中融合游戲精神是滿足現代化學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能夠激發幼兒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培養幼兒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幼兒在體驗和實踐中獲取所需知識,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對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和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龐曉彤.立足于游戲精神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踐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8).
[2]朱桂蘭.游戲精神視野下的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教學目標構建[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