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毛璐菲
【摘 ?要】熱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但目前幼兒教師對于游戲活動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忽視了游戲活動的內在精神。幼兒教師要正視當前幼兒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游戲化教育目標偏離的問題,不要過度追求“寓教于樂”,急功近利反而會適得其反。如果幼兒園在教學中能正確處理游戲與教學的關系,進行生活化的引導,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將會具有正向作用,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生活化教學;策略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就指出:“教師要將直接指導活動和間接指導活動相結合,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活動要能保證幼兒的積極參與,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這正面反映出國家對于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肯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與游戲和生活化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一節優秀的生活課必須要有好的游戲化活動作為支撐,以生活化教學為核心。
一、將生活化語言融入生活化教學中
教師與幼兒溝通的重要橋梁就是“語言”,富有生活化的語言能在設置游戲的過程中貼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也能將復雜的知識用平易近人的語言解釋出來,讓幼兒更好理解知識,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此期間如果能用生活化的語言融入游戲活動,幼兒會更加愿意將教學活動當作樂趣而不是任務來看待,從而達到讓幼兒在玩中學習,在樂趣中學習。
二、設立生活化主題活動,提升游戲化內涵
主題活動是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優秀的主題活動能讓幼兒在貼近日常生活的集體性活動中提升動手能力、思考能力,拓展知識面。相比傳統的幼兒園教學內容來說,主題活動更加具有靈活性與系統性,更加側重對孩子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能為幼兒創造一種熟悉的感覺,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生活化主體活動的開展讓游戲與生活化教學融合,從而加強幼兒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吸收。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創造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主題活動,讓幼兒扮演好交警、行人等角色,一部分幼兒走斑馬線,一部分幼兒扮演交警指揮交通,通過角色扮演的主題活動,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在實際生活中所要遵守的交通規則,懂得過斑馬線時的注意事項、紅綠燈的規則以及違反交通規則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三、設立生活化情景,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
富有生活化的情景可以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將更多的教學難點融入情景教學當中,便于幼兒的理解,增加更多的師生互動機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幼兒互相幫助、互相交流,并被具象化的知識內容所吸引從而產生長期學習的意識,達到教學目的。例如我們可以在繪畫課程中創建一個“吃火鍋”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聯系畫圓,教師創設了一個吃火鍋的場景,給每位孩子都制作了一個火鍋,讓幼兒在火鍋里面下各種丸子,丸子是圓的,幼兒會在下丸子的過程中將一個個圓比作各種類型的丸子,這樣的游戲方法可以讓幼兒快速學習繪畫,將具體的內容抽象化,使內容化繁為簡,讓幼兒在角色扮演的游戲中獲得學習的樂趣。通過幼兒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競爭、相互幫助,讓幼兒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對于知識的了解更進一步。
四、教學活動生活化,在游戲中促進幼兒的互動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情景創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幼兒教學的成敗與否,幼兒的學習能力受到其年齡的制約,對于教師引導的接受能力也普遍低下,創造一個生活化的情景是幼兒能否高效吸收知識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充分重視創造生活情境,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活動空間,在充滿生活化的豐富場景中學習知識。以“蒙眼大競猜”為例,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讓一個幼兒蒙上眼罩,其他的幼兒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挑選物品,并讓蒙上眼罩的幼兒隨機觸碰物品,通過觸覺、嗅覺、聽覺辨識這個物體到底是什么,在提升幼兒行動能力的同時也能提升他對于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物體的辨識能力,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將教學環境轉移到室外,拓展學習空間,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的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游戲在其中發揮著核心的作用,在目前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教師仍舊忽視游戲化與生活化教學的融合,仍舊刻板地教授書本上的知識。教師要從根本上意識到游戲化、生活化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堅持“從游戲中學,在學習中游戲”的基本理念,讓游戲與生活相互促進融合,豐富幼兒的學習內容,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幫助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生活技能、總結生活經驗、去反思生活。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教師、學校的努力更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幼兒園的各位教師要進行教學活動創新,改變教學方式,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幫助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海東.幼兒園區域環境的游戲性缺失與回歸[J].學前教育研究,2019(12).
[2]姜娟芳.幼兒園游戲精神的偏離與回歸路徑探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