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摘 ?要】為了在幼兒園教育中不斷推動幼兒藝術素養培養有效性的提高,教師應該將幼兒的藝術興趣培養作為出發點,以幼兒的藝術感知作為過程,以幼兒的藝術創作作為輸出端,使幼兒能夠在幼兒園階段更加全方位地體驗藝術的多面性,使其真正形成良好的藝術素養。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藝術素養;藝術興趣;藝術感知;藝術創作
藝術素養作為幼兒園五大領域這一概念中提出的重要目標,發揮著幼兒教師在幼兒園實踐中輔助幼兒完成藝術體驗的重要作用。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為了使幼兒教師更好地開發音樂、美術、手工等藝術形式,讓幼兒能夠更加契合于藝術過程中獲得更直觀的藝術體驗,教師應該結合幼兒的實際藝術感知能力制定具體的教學策略以優化教學環節,使各個教學環節能夠始終圍繞輔助幼兒藝術體驗這一目標落實在教學環節中,以此真正打造出符合幼兒藝術感知過程的客觀環境,帶動幼兒藝術素養的全方位發展。
一、分析幼兒興趣需求,甄選藝術教育資源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為了使幼兒能夠更積極地融入藝術素養的培養環節中,教師首先應該圍繞幼兒的興趣做好教學環節的優化活動,使教學環節能夠極大地吸引幼兒的興趣,以此促使幼兒更加積極地融入對藝術教育內容的感知過程中,使其感受藝術的魅力所在,為幼兒未來的藝術參與奠定重要的主觀基礎。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為了促使幼兒的藝術素養得到長遠的發展,教師應該在課堂中針對幼兒的心理興趣機制做好分析與調研工作,并迎合幼兒的實際興趣需求做好幼兒園階段藝術教育資源的甄選工作,以此使幼兒能夠快速參與到藝術審美實踐中,培養幼兒對藝術學習內容的興趣。
例如我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為了使幼兒能夠對音樂藝術產生興趣,即對幼兒近期的興趣需求進行了分析,了解了幼兒近期的喜好等內容并選擇了與幼兒興趣相符的音樂樂曲投入了教學實踐中。我在課堂中向幼兒展示了一系列取材于幼兒喜愛的動畫內容中配樂素材之后,幼兒明顯地對結合了動畫元素的音樂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全身心投入了動畫配樂樂曲的情境中。之后,我在對音樂內容所做的延伸下,幼兒能夠憑借此前形成的音樂學習興趣繼續地投入后續的樂曲內容賞析中,并在興趣的作用下幼兒能夠專注于音樂的賞析過程,這使幼兒可以更直觀地體驗音樂的魅力所在,使其形成良好的音樂興趣,為幼兒后續的音樂賞析活動自主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完善藝術教育結構,引導幼兒審美體驗
為了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幼兒園教師應該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引導幼兒對藝術教育內容進行充分的審美體驗,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使幼兒對藝術作品產生較為直觀的理解,幼兒才能更好地感受藝術中的價值,使其形成良好的藝術審美體驗,發展幼兒的藝術鑒賞能力。為此教師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應該通過豐富藝術教育資源結構的方式,通過輔助幼兒認知結構建立的方式,深化幼兒的藝術鑒賞體驗。
例如在引導幼兒觀賞繪畫作品的過程中,我為了使幼兒更好地賞析繪畫作品的魅力,使其能夠初步理解繪畫的表達方式以及形成初步的繪畫賞析意識,常常結合繪畫教育內容的具體創作背景、創作經歷等資料進行查詢,并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以故事的形式向幼兒講述相關資料,以此使繪畫作品的教育結構得到拓展與完善。通過教師所做的鋪墊與后續的引導,幼兒能夠在更加完整的認知結構下更好地理解繪畫中傳遞的信息。這種理解基礎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對繪畫作品的審美體驗,同時極大地強化了幼兒的鑒賞能力。
三、提供課堂實踐條件,給予藝術創作空間
為了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教師除了引導幼兒的間接感知之外,還應該給予幼兒直接開展藝術實踐的空間,使其能夠在直接的藝術創作過程中更好地發展自身的藝術創作能力與創新能力,促成幼兒深層藝術素養的發展。為此,教師應該在幼兒園藝術教育實踐中為幼兒提供充足的實踐空間以及完備的實踐條件,輔助幼兒的藝術創作有效開展,帶動幼兒藝術創作素養的發展。
例如我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為了提高幼兒的手工創作素養,常常在教學前為班級幼兒準備好充足的實踐條件,使每個幼兒都能夠融入藝術創作環節中。除了做好條件準備之外,我還盡可能地給予幼兒開放的創作環境,以此使幼兒能夠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在不受拘束的前提條件下自由地開展手工實踐活動。這一實踐模式的應用能夠使幼兒切實地、積極地融入藝術創作活動中,使其在創作實踐中得到自身藝術素養的有效提高。在幼兒園藝術教育實踐中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教師應該始終按照藝術興趣培養、藝術感知引導、藝術創作實踐的過程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以此強化自身對幼兒的實際引導職能,使幼兒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于教育環節的參與過程中全方位地感知藝術活動的魅力,并從中建立起藝術審美與藝術體驗的直觀感知,促成幼兒藝術素養的階段性提高,并為幼兒未來的藝術活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宇紅.有效教學策略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西部,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