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瓊
【摘 ?要】幼兒階段是孩子語言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語言教育活動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語言教育活動中,不僅能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還能夠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幼兒情感,陶冶幼兒情操。本文將對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進行分析,探討語言教育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幼兒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策略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依附性,需要各類教育活動作為載體,才能發揮出自身教育作用。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認知態度,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提高幼兒的智力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一)認知教育目標
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能夠在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力的同時,讓幼兒學會如何關心身邊的事物,對各類現象進行觀察和想象,激發幼兒的自主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了解自身與客觀世界中各類事物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教育目標。
(二)情感教育目標
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教育目標是指通過幼兒對活動的參與和體驗,從中感受到來自他人對自己的關愛,學會如何與其他幼兒和睦相處,互相幫助,懂得如何關心他人,培養幼兒的同情心;同時,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耐心,提升幼兒的抗挫折能力,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
(三)動作技能目標
動作技能目標主要指幼兒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將自身的認知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逐漸形成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環境適應能力;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具備積極向上的品質。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在談話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談話是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談話活動通常具有比較明確的主題,讓孩子學會圍繞相關話題,組織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在談話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夠通過幼兒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捕捉,內化成為自身的性格品質,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圍繞“我身邊的小動物”主題進行談話活動時,教師布置了語言教育活動的區角,用動物玩具和動物圖片構建了談話活動情境,引導幼兒與其他小伙伴進行談話交流。在談話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要認真、耐心地聽別人講話,快速掌握對方表達的內容,從中獲得有價值的語言信息,圍繞對方的表達信息,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通過談話活動,不但可以鍛煉幼兒的表達和交際能力,養成平等溝通交流的習慣,還在談話內容中滲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讓幼兒對身邊的小動物生活特點進行描述,在談話的過程中,增進彼此對小動物的關愛,讓幼兒認識到自身與小動物和諧共處的關系,培養幼兒愛心,從而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教育目標。
(二)在講述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講述活動是讓幼兒圍繞特定的描述對象進行獨立構思,形成相對完整清晰的表達內容。講述活動能夠鍛煉幼兒的應變能力,提升幼兒的語言邏輯性,讓幼兒建立其表達的自信心。在講述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幼兒在提升認知能力的同時,豐富幼兒思想情感。例如:在講述類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讓幼兒在觀看動畫之后,講授動畫的故事情節。幼兒在講述的過程中能夠在語言組織和表達方面得到鍛煉,同時,通過講述,幼兒能夠對小蝌蚪轉變成青蛙的成長過程具有更深刻的認知,了解青蛙對人類的貢獻,從而,豐富幼兒的認知,提升幼兒對青蛙的保護意識。
(三)在聽說游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聽說游戲是語言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幼兒園教育中注重游戲活動的運用,通過聽說游戲,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幼兒的智力,提升幼兒的反應速度,讓幼兒變得更加機智、靈活。例如:在《可愛的小動物》聽說游戲中,教師準備了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等模型道具,一個幼兒面向教師,可以看到教師出示道具,另一個幼兒背對教師,需要通過同伴對小動物的形象進行描述,說出動物名稱并學習動物的叫聲。游戲中,每兩個幼兒作為一組,可以由幼兒自由組合。利用聽說游戲,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還能夠讓幼兒自覺地運用表情、動作等輔助語言。
三、結語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教師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需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掌握語言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活動設計,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娟.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滲透[J].文學教育(中),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