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梅


杠桿、滑輪和斜面等簡單機械是中考考查的熱點之一,下面我們采逐一探討與簡單機械有關的典型易錯知識,
易錯點1 對力臂的概念認識模糊
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即“點到線”的距離,“線”指的是力的作用線,力的作用線是指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注意:力臂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力臂有時在杠桿上.有時不在杠桿上.
例1 下圖所示力臂的畫法正確的是( ).
錯選:A、B
錯因分析:不能準確掌握力臂的定義,錯選A是認為從力的作用點到垂足之間的距離為力臂,錯選B是把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當作力臂.
正解與分析:圖A和D中力臂l1是在力的作用線上截取的一部分,A和D錯誤.B圖中力臂l1與力F1的作用線沒有垂直,B錯誤,圖C中動力臂是支點O到動力F1作用線的垂直距離,C正確.
正確答案:C
易錯點2 功率和機械效率的關系模糊
功率是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計算公式為P=W/t.機械效率是
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反映的是機械性能的好壞,計算公式η=W有/W總.功率的大小與機械效率的大小無關.
例2關于功、功率和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改進可以使機械效率達到100%
B.做功多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C.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快
D.做功快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
錯選:D
錯因分析:混淆了功率和機械效率的關系,認為功率越大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正解與分析:無論如何改進機械的性能,機械效率都無法達到100%.A錯誤,做功時間不確定,功率大小不能確定,B錯誤.機械的功率大則做功快,功率小則做功慢.C正確,機械效率與做功快慢沒有關系,D錯誤,
正確答案:C
易錯點3
滑輪組水平放置時
有用功的計算模糊
計算不同的機械效率時.有用功的含義是不同的,利用滑輪組向上提升物體時.目的是提升物體,克服物體所受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計算公式是W有=G物h;在水平方向利用滑輪組勻速拉物體時,目的是水平勻速移動物體.克服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做的功是有用功.計算公式是W有=fs,
例3 (2019.濟寧,改編)兩個滑輪按圖1所示的方式組合.用5N的拉力F拉動繩端,使重為8N的物體在5s內水平向左勻速滑動1 m,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9 N.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A是定滑輪.日是動滑輪
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C.拉力F的功率為1.8 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
錯選:B
易錯點4 對機械效率可變性的認識模糊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有用功和額外功有關同一滑輪組(不計繩重和摩擦)提升不同的重物時,所做的額外功相同,有用功不同,機械效率會隨重物的增加而增大,
例4 (2019.廣安)圖2甲、乙兩個滑輪組中每個滑輪的質量都相同.現分別用拉力F1、F2將重物G1、G2提升相同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G1=G2,則拉力F1、F2做的總功相同
B.若G1=G2.則拉力F2做的有用功多
C.若G1>G2,則甲的機械效率大于乙
D.若G1>G2,則甲、乙機械效率相等
錯選:D
錯因分析:錯選D是認為同一機械的機械效率是固定不變的.忽略了使用條件對機械效率高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