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琳
未來五年,是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五年。
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入分析東北地區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地位,深刻指出制約發展的“四個短板”,明確提出需要推進的“六項重點工作”,為遼寧的發展擘畫了藍圖。
兩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緊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宏偉目標,不斷培育新動能,壯大新勢能。
如今,剛剛從谷底走出的遼寧經濟重新步入正軌,向好勢頭明顯,新發展氣息撲面而來。放眼遼寧,新動能的中堅力量越來越強,一批瞪羚羊、獨角獸企業明顯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前三季度,遼寧省先后有4戶公司實現上市或完成IPO審核程序。錦州“神工股份”成功登陸科創板,發行價21.67元,募集資金8.7億元;沈陽“成大生物”通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核,成為證監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出臺以來全國“A拆A”過會第一股;大連“豪森設備”科創板IPO申請獲得證監會核準注冊,近期將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大連“東軟教育”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發行價格6.22港元,募集資金10.37億港元。目前全省IPO在審企業12戶,輔導備案企業共23戶,在審企業和輔導備案企業數量均處歷史最好水平,為未來2年-3年上市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工業是遼寧的脊梁。遼寧工業積極轉變傳統思維和發展思路,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大力邁進。而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落戶沈陽,也將給遼寧工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遼寧經濟在鍛造新優勢上不斷打開思維,轉變思路。
在遼寧鞍山,“網紅經濟”和“平臺經濟”成為打造新興支柱產業的重要抓手。在海城市西柳鎮這個東北地區最大服裝批發集散地,“網紅經濟”的發展呈現出喜人態勢,“檔口+直播”的新型銷售模式隨處可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在遼寧大連,新基建的加速和5G技術的應用推動了大連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新基建投入正在轉變成“城市紅利”,5G應用也已初顯成效。
遼寧經濟全面振興,首要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營商環境,過去為遼寧之痛。為了打響優化營商環境這場主戰役,遼寧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將營商環境建設置于事關遼寧振興發展的全局高度,從戰術層面提升為戰略層面,明確提出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總要求,具象為“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四大標準。
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寧在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工作要求,下更大決心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大力度簡政放權利企便民。
內部營商環境痼疾解決,外部南北客商紛至沓來。
2020年以來,遼寧省同長三角、珠三角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入。由省領導帶隊,遼寧省接連舉行遼寧-長三角招商引資促進周、遼寧-珠三角招商引資促進周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批優質合作項目落地遼寧,招商簽約協議落地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期。
長三角地區企業家投資遼寧的熱情高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涵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與遼寧省產業關聯度高、發展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
遼寧省同長三角地區合作的簽約項目涉及高端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汽車零部件、旅游、健康等多個領域。這些項目可以幫助遼寧提升產業鏈水平和競爭力,推動產用結合、產需對接和產業鏈整合。
同時,隨著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深度對接,遼寧省各地同珠三角交流合作的覆蓋行業更廣、投資力度更大。2019年,遼寧省引進珠三角地區項目229個,到位資金933.7億元,同比增長23.9%,雙方合作形成了共同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更好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良好局面。2020年在遼寧-珠三角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上,又有58個項目簽約落地。
而11月預期召開的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會(以下簡稱“遼洽會”)將為遼寧省對外開放和商貿流通創新發展,搭建招商引資、商貿合作、走出去平臺再添一把火。
自2014年創辦以來,遼洽會的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已成為遼寧省重點品牌展會。此次遼洽會層次高、規模大,既是遼寧招商引資的重要機遇,也是展現遼寧轉型成果、宣傳推介遼寧的重要平臺,將助推遼寧省招商引資工作多渠道推進。
展望“十四五”,遼寧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乘勢而上謀新篇,奮馬揚鞭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