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
摘 要:策劃做得好,廣播效益好。廣播電視新聞作為傳統老牌媒體,一直擁有堅實的粉絲基礎。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沖擊,廣播電視新聞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當然,機遇與風險總是相伴的。轉型時期下,新聞工作者創新思維、做好新聞策劃顯得至關重要。筆者結合在開封廣播電視臺工作多年的經驗,并通過與新聞同行的交流與對新聞客戶開展的調研走訪,對廣電視新聞策劃的創新思維提出自己的見解,與諸位新聞同仁共勉。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策劃;創新思維
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有著日新月異的發展。伴隨著5G的推廣普及,廣大受眾對音視頻的要求越來越高。廣播電視新聞也不例外,如果固步自封,墨守成規,注定要失去市場的話語權和主導權。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在編輯新聞稿件時,下工夫,花心思,千方百計提高新聞節目本身的質量,增強可視性和可聽性。
一、我國廣播電視新聞的策劃現狀
好的新聞策劃,對一檔新聞欄目的成功具有關鍵性作用。在日常新聞報道工作中,新聞策劃在電視新聞中占據主導地位。好的新聞策劃,不僅讓整檔新聞欄目的開展有了依據,而且提供了智力支持,讓節目的傳輸有理有據,有用有效。同時,良好的新聞策劃,是助推新聞傳播高質發展的有力武器。優秀專業的新聞策劃,可以讓整檔節目的質量呈現質的飛躍,在無形中增強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尤其是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新聞策劃更是廣播電視新聞的收視保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斷加強對新聞策劃的創新,成為擺在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須解決的問題。
對于一座四線城市而言,新聞節目的優劣,直接決定著廣播電視欄目的生存和發展,更是體現自身定位,展示自身風格,彰顯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形象的有力武器。自從我國出臺了“四級辦電視”的相關政策后,推動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的出現。對于廣播電視的發展而言,其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不小的挑戰。各個城市、各個頻率的信息競爭、資源競爭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縣與縣之間激烈競爭,就連一家獨大的中央電視臺,也迎接新的挑戰與競爭[1]。
有壓力,才有動力。廣播、電視紛紛進行資源競賽、人才競賽、設備競賽。除了更新換代一些基本的設備,其更多的是在新聞策劃上下足功夫。一檔檔接地氣的欄目相繼推廣,拉近與廣大受眾之間的距離,增強了與受眾之間的交流互動,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營造了一股風清氣正、共同參與的氛圍。新聞節目本身,也不斷進行創新、改革,在提升文化內涵、新聞品味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到開封身邊,增加了身邊事,多了一股和諧的地方味。
打鐵需要自身硬,新聞策劃也不例外。一檔成功的新聞節目,要想吸引受眾的青睞,必須得有自己的思想和品格,有自己的方式和特色,有自己的創新和內涵,有自己的鐵粉和擁躉。這就需要新聞從業者具有較高的新聞敏感性和新聞素養。光憑一腔熱血和一味模仿注定不會走得長久。要想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不但需要運氣,更得依靠實力。這個實力,既有前期的厚積薄發,不斷積累,還有后期的琢磨巧勁,運籌帷幄。
二、廣播電視新聞策劃中存在的不良現象
伴隨著新媒體新聞的快速發展,廣播電視新聞作為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挑戰,應當主動接招。這就需要媒體從業者亮出真本事。策劃新聞,就成為迎接挑戰放出的第一個“大招“。部分新聞的策劃者策劃新聞的動機不純,只是為了嘩眾取寵,抑或是為了迎合某一個群體,在策劃新聞的時候,無限制放大新聞事件的負面影響,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忽略了新聞策劃的初心和使命。新聞策劃,需要策劃能力,而不是隨意編造新聞,或者捏造新聞事實。編造的“新聞”不是新聞,也經不起推敲。
部分媒體在策劃新聞時把策劃和安排混為一談,認為只要不是刻意捏造假象,就允許對新聞進行有目的的再加工。這樣是偷換了概念,在策劃的時候,容易劍走偏鋒,南轅北轍。部分單位的公關人員總想把一個單純的事件制造出大的動靜,進而吸引受眾的目光和關注。其可能在策劃時安排周詳,甚至滴水不漏,但這樣刻意地進行人為加工,本身就是對新聞事件的不尊重。新聞是新近發生的突發事件或者正在進行的實時報道,而不是按照寫好的劇本進行編排。畢竟,新聞是資訊的快速傳遞,而不是影視劇本的反復彩排[2]。
部分媒體的采訪過程是通過安排員工舉著寫好的稿子,隨便找幾個內部員工冒充過往群眾,讓他們照本宣科地讀出來來完成的。雖然節目制作得很流暢,社會反響也很不錯,但是這種刻意制造出來的新聞,就是在糊弄觀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采訪任務,或者完成了創收任務,但是這樣不負責任的制造新聞,已經違背了新聞工作者的初心。這樣的風氣不可助長。
除了人為地設計新聞,還存在部分炒作現象。有些炒作目的是通過制造出轟動效應,進而提升節目自身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有些炒作單純地為了新聞熱點而進行策劃,雖然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最終不免東窗事發。好的新聞策劃,需要以理服人,有圖有真相,體現的是新聞從業人員的業務素養和新聞才華,而不是為了吸引眼球進行的不負責任的炒作。作為新聞從業人員,要有自己的新聞主見和職業操守,而不是只是為了別人的點贊或者好評,進行不負責任的人為編撰[3]。
三、如何在新聞策劃中運用創新思維
對于每個行業而言,創新發展已經成為行業走得越來越遠的必由之路。好的新聞策劃也不例外。無論是策劃主題,還是策劃形式,都與節目本身的質量息息相關。新聞人員通過對新聞的策劃與布局,可以對新聞事件進行編排,讓受眾易于接受,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在對新聞事件進行策劃的過程中,媒體工作者可以利用創新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層次對新聞事件本身進行全面的報道。這種有策略性的策劃,可以發揮“田忌賽馬”的優勢,在增強新聞傳播力和公信力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策略的作用。
要想做好一個成功的新聞策劃,對于策劃人員而言,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這三點缺一不可。首先是政治意識,作為黨媒的工作人員,在策劃新聞事件的時候,一定要把握政治觀念,對新聞事件所產生的時代影響力、歷史影響力做好科學把握,彰顯黨媒的新聞立場和政治站位;其次,策劃人員要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在策劃新聞時,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尊重新聞事件的本身,避免摻雜個人情感因素而影響新聞的真實性和公信力;最后,策劃人員還要具備大局意識,在新聞策劃的過程中,用全局的眼光看待新聞事件,從整體角度出發,客觀看待新聞事件的具體本質[4]
對于策劃人員而言,新穎的選題是制勝的法寶。策劃的新聞選題是否新穎有趣,跟受眾的閱讀興趣有著直接聯系,更對新聞的傳播效果具有關鍵性影響。廣播電視新聞類的節目也不例外。在開展新聞報道時,新聞人員不能只是一味地注重表面新聞現象,應該有自己的獨特觀點和角度,彰顯自己的新聞觀念和新聞立場。同時,還要安排專職記者主動深入事件內部,開展翔實的調查,并與策劃人員積極對接,站在全新的新聞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合理的詮釋,確保精心編排的新聞節目能夠在諸多新聞節目中脫穎而出,帶來更好的傳播效果,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
對于新聞策劃者而言,一定要不斷培養靈活的創新思維。在策劃環節里面,作為策劃者,一定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不能被新聞的故事情節或新聞事件整體所束縛,從而忽略了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如果格局不夠寬廣,所表現出來的新聞故事也會顯得不夠大氣,缺乏大局觀,進而影響到新聞的傳播效率和傳播影響。廣播新聞的策劃人員在策劃新聞的過程中,要不斷拓寬自身的眼界和視角,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端正態度,多學習,多參考,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認真查找自身不足,博采眾家,拓寬視野,力爭在策劃新聞時多出精品。
四、結語
伴隨著網絡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廣播電視新聞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要想維持正常的生存和發展,新聞策劃工作的任重道遠。相關策劃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創新意識,通過靈活的創新思維、新穎的創新角度,力爭為廣大受眾策劃出更多、更好的新聞作品。
參考文獻:
[1]張帥.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創新探究[N].視聽,2014(12):55-56.
[2]梁棟.新聞策劃在電視節目中的作用[N].傳媒論壇,2015(7):77-78.
[3]胡曼.中國當代廣播電視新聞發展趨勢[M].西部廣播電視,2016(9):131-132.
[4]祝東風.廣播電視新聞如何作出自己的風格特色[M].時代報告,2017(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