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李依穎 張倩茵
生活中,不少人會有肩痛、肩頸僵硬、抬不起胳膊的癥狀,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得了肩周炎,然后就去藥店買膏藥外敷、吃止痛藥,休息幾天后疼痛稍微緩解了,有人甚至去推拿、按摩、手法松解。然而,結果卻是一部分人的癥狀越來越嚴重。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許偉國說,肩痛、僵硬,這些癥狀有可能并非是患上肩周炎,而是肩袖損傷。專家建議最好到醫院進行肩部體格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確診后,再進一步治療。
肩痛病人中肩周炎只占2%~5%
56歲的陳女士,最近摔倒過一次,導致她的右肩關節脫位,醫生用手法復位了脫位的肩關節。雖然逐漸康復,但從此她的右肩膀就落下了病根,常感覺無力。
后來,陳女士逐漸出現活動時右肩部及上臂前方疼痛,再出現肩關節僵硬,甚至有時連夜間也疼痛難耐。之后她曾到多家醫院看病,都被診斷為肩周炎,每次治療后疼痛雖有所緩解,但總是過了一段時間又復發。
經朋友介紹,陳女士到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運動醫學科主任許偉國給她進行身體檢查以及MRI檢查后,確認她患上的并不止是肩周炎,還有另外一種常見的肩關節疾病——肩袖損傷。
他解釋,陳女士肩袖損傷后期引發了肩周炎,就診時有關節僵硬癥狀,醫師如按肩周炎關節僵硬期的情況去治療,甚至進行過度的手法松解,會引起肩袖進一步撕裂,到最后完全斷裂。所以,才會一直疼痛。
于是,醫生針對病因,給陳女士進行了微創關節鏡治療,重建岡上肌、汽化消融松解粘連組織、去除肱二頭肌長肌腱病變,最終解決了陳女士的痛苦。
在臨床上,醫生經常會遇到混淆肩周炎和肩袖損傷的情況。王偉東副主任醫師指出,將肩痛籠統地歸類為肩周炎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在肩痛病人中,真正的肩周炎發病率僅占2%-5%,而肩袖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征、肱二頭肌長頭腱病變,則約占85%。
如何辨別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
肩周炎是一種發生在關節囊的粘連性炎癥,多見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一般沒有明顯的外傷史。
患者可出現手臂關節僵硬及疼痛,多個方向運動受限,不但自己不能活動,在別人的幫助下,也不能活動。炎癥期服用消炎止痛藥或外敷骨傷藥膏后可明顯緩解疼痛,大多數人在一兩年左右便會自愈。
而肩袖損傷屬于肌腱撕裂。“肩袖損傷的患者,追溯病史多有過外傷史,表現為手臂無法向身體外側方抬起或者抬起時誘發疼痛,患者表現為不能自己活動肩部,或者活動肩部的時候無力,但是在別人幫助下能夠活動。”王偉東副主任醫師如此強調。
曾有肩部外傷史的患者,如突發肩部疼痛,一個月后仍肩部乏力、活動時引起疼痛,需及時找專科醫師檢查體格以及MRI檢查,盡早明確痛因,避免后期合并肩周炎,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摘自《家庭科學·新健康》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