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要:我國通過第一輪債轉股成功盤活銀行不良資產,促進了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幫助企業扭虧為盈,為了配合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杠桿率,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我國展開第二輪債轉股攻勢,并通過市場化改革放開債轉股限制,除第一輪的AHM外,還鼓勵保險資金、養老金等進入,并探索公募資管產品依法合規參與債轉股。本文針對保險資金參與債轉股的利弊及政策建議兩方面展開,探討政策建議。
關鍵詞:市場化債轉股;保險資金;去杠桿
一、新一輪債轉股的基本情況
1999年,政策性債轉股的實施有效化解了國有企業高負債危機,緩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壓力,實踐表明債轉股為去杠桿的有效手段。此后,我國去杠桿工作繼續深化2016 年 10 月 10 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將“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簡稱“市場化債轉股”)作為我國推第二輪降低企業杠桿率的一個重要舉措。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上一輪政策性債轉股中功不可沒的參與主體,同樣在本輪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為了真正落實以“市場化取向”為基本點的債轉股,就必須深化改革,貫徹金融開放的政策,面向國內各類經營機構開放債轉股操作,提高債轉股過程中的競爭機制,從而更好的協助企業去杠桿、提升自身不良資產處置能力。
2020年5月8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保險資金可以依法投資債轉股投資計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市場化債轉股,依法平等保護社會資本權益。支持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發起設立資管產品并允許保險資金、養老金等投資。這也為保險公司參與市場化債轉股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保險資金進入債轉股的利弊
(一)保險資金進入債轉股市場的有利方面。
1.資金量大。在2019年11月末,我國保險資金總額20.12萬億,首次突破20萬億,而且保險業不斷有大量新資金流入,保險業巨大的資金體量,為行業參與債轉股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2.資金穩健性強。從新保險法第106條中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于銀行存款、買賣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投資不動產。保險業把保險資金安全作為資產管理的首要目標,所以這為債轉股企業降低了財務成本,同時為保險資金進入債轉股提供了安全保護。
3.風險控制能力強。保險公司具有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可以幫助債轉股企業避免非系統性風險。同時保險公司還可以開展其保險業務,為債轉股企業職工制定有優惠的保險服務,從而保障債轉股公司員工的權益。
(二)保險資金進入債轉股市場的不利方面
1.保險資金進入債轉股,只是將債務轉換成了股權,但是市場環境在不斷變化、企業的經營情況是否會轉虧為盈,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保險資金的收益存在不確定性。
2.保險機構對債轉股企業的股權關系、資產負債情況等缺乏了解。并且存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這給保險機構參與債轉股帶來了風險。
3.保險公司缺少相關人才。在債轉股前期企業調查、債轉股的議價、不良資產處置、股權退出方面缺少經驗,沒有相應的人才儲備。這嚴重阻礙了保險資金參與債轉股的效率。
三、政策建議
保險資金投資債轉股投資計劃,有利于拓寬保險資金配置渠道,同時增加債轉股市場的資金量。為了深入推進市場化債轉股,銀保監需要按照差異化監管要求,細化保險資金投資債轉股投資計劃支持政策。此外鼓勵保險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投資債轉股投資計劃,支持市場化債轉股業務,加大保險機構的債轉股人才培養力度,使保險機構對接債轉股企業,同時發揮好保險資金期限長、規模大、來源穩定等優勢,緩解社會融資困難,更好地為實體經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袁序成.持續推進保險資金投資市場化債轉股[N].中國銀行保險報,2020(05)-007.
[2]姜順其.保險資金投資優先股問題研究[J].上海金融,2020(07)19-21.
[3]周長春.保險資金參與債轉股的優劣分析與建議[C].浙江保險科研成果選編,2018(01)138-142.
[4]王國剛.市場化債轉股的特點、難點和操作選擇[J].金融研究,2018(02)01-13.
[5]王善平.債轉股問題辨析[J].會計研究,2000(08)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