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鋮 關瀟瀟 丁婉鈺 汪鑫濟 陳浩
摘要:城市垃圾分類對于環境的保護尤為重要,我國早就開始了垃圾分類的試點工作,可垃圾分類始終沒有在全國大多數城市實施到位。大學生作為將來建設社會的中堅力量,培養其良好的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習慣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鏡湖校區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的方式了解高校大學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實際落實情況,并提出相關建議和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校;分類;垃圾回收
引言
垃圾分類多年來始終處于試點工作中,遲遲無法在全國大面積的實施,這這種情況下,除了硬件設施的加強,環境教育及培養環境保護意識更是迫在眉睫,而具有著龐大基數且對于新事物、新知識有著更強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大學生,無疑是實施垃圾分類投放的最佳選擇。
一、背景與意義
垃圾分類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對節約使用資源、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提升文明城市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對垃圾分類起著重要作用。目前上海已有多所學校已大力推動垃圾分類,在校園內部設立垃圾分類示范點、配置智能垃圾回收垃圾桶、將垃圾分類設為校級規章制度等逐漸成為高校垃圾分類的一大亮點。
垃圾分類任重而道遠,尋找合適的突破口并形成帶動效應尤為重要,將高校作為突破點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站在思想層面而言,高校應當對學生灌輸深刻的垃圾分類意識,對學生進行充分教育的同時,也可以帶動其周邊家庭成員的分類意識;而在行動層面上,也要將校園各個公共路段分類垃圾桶的作用最大化,并對垃圾回收處理工作進行有效監督與把控。同時,高校應將自身成功的垃圾分類經驗向全社會進行推廣,讓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走向常態化、高效化甚至下意識化,助力實現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愿景。
二、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采取線上問卷的方式對我校的學生進行調查。回收問卷500份,基本涵蓋了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學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其結果基本可以有效反映當前我校學生對于垃圾分類的認識。
(一) 我校垃圾分類現狀
根據調查,垃圾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可回收垃圾(學校定期回收處理)2.廚余垃圾(專人定期處理)3.有毒有害垃圾(專人定期處理)4.其他校園垃圾(專人定期處理)
(二) 我校學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
對調查結果的數據分析表明,大學生對垃圾分類具有一定的認識,在行動上還缺少關鍵一步。我們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1)缺少完整的垃圾分類體系;(2)校園垃圾分類設施不夠完善;(3)垃圾分類意識薄弱。
三、國內外經驗
(一)國外做法及經驗
國外大多數國家的垃圾分類通常通過對生活垃圾進行細致分類后進行投放。而國外校園的開放性質造就了這些學校一般采用與國家統一的社會化垃圾分類舉措,所以研究國外社會化垃圾分類具有切實可行的意義。例如德國政府出臺的《德國包裝條例》,它要求在德國經營的所有公司不得占用公共資源,需自行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產生的產品包裝物進行回收和處置。日本對垃圾分類的精細化,回收的及時性都令人嘆為觀止,它要求不同城市的垃圾分類有與其對應的制度變化,對不同日期可以投放何種垃圾也有強制性規定。
(二) 國內做法及經驗
近年來,中國在國家層面不斷地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各地各校也紛紛投身于垃圾分類工作。例如上海的復旦大學引進了一批智能分類回收機,該機器能對投入的可回收垃圾進行稱重返還積分,按積分達到的級別提取現金獎勵,以此形成鼓勵機制,提高師生分類積極性。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也創新了垃圾分類舉措,該學校利用網絡技術搭建線上垃圾分類平臺,線下課程學習中融入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通過“線上+線下”的管理機制實現垃圾分類全校園覆蓋。
四、建議與改進措施
從調查研究分析中可以發現:高校目前生活垃圾產出與處理失衡的現象十分嚴重。為了幫助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改進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形式
除常規的張貼海報和橫幅形式外,還可以開展寢室評比、增設垃圾處理相關的課程、舉辦辯論賽等。還可以建立垃圾分類志愿組織,在校內校外開展垃圾分類的志愿活動,通過給予義工工時激勵學生的參與,既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還能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二)增設垃圾回收設施
學校應使垃圾回收設施的作用落到實處,合理規劃布局,便于學生主動快捷的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在學期初給學生寢室分發分類垃圾桶,并統一規定不同的垃圾使用不同顏色的垃圾袋,每幢樓下也分區域放置大垃圾桶,方便保潔公司回收。針對有害垃圾,尤其注意得設置專門的處理點,不能與其他垃圾混放。
(三) 制定管理制度,加強監督管控
根據當地出臺的垃圾分類標準,并結合學校自身情況制定嚴格統一的垃圾分類標準;聽取多方想法和意見,設計方便有效的分類回收辦法,加強相關規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完善管理制度,做到源頭可查,獎懲分明,通過學生和保潔人員的雙向評價機制,促進其相互配合。
(四)優化處理模式
學生嚴格按照分類標準處理垃圾,丟棄至大垃圾桶后,保潔公司進行回收,再通過企業處理垃圾再利用獲得收益,使資金回流至學校,校方可以將這筆資金用于購置分類垃圾桶垃圾袋、用于宣傳、作為寢室評比或相關賽事的獎勵。
五、 總結
垃圾分類投放是實現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置的第一步,也是尤為關鍵的一步,而要有效地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前提是接受垃圾分類的理念,掌握垃圾類別的基本知識,并初步養成垃圾分類的行為習慣。不管是垃圾分類的知識獲取、技能習得,還是意識習慣養成,都需要長期而有效的環境教育。推廣垃圾分類,環境教育必須先行,這將有利于垃圾分類的良好進行。只要人人都能擁有這種意識,做出一點改變,我們的家園將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贛州市某高校大學生生活垃圾分類現況調查[J]. 歐陽璐,林芬,邱偉. 贛南醫學院學報. 2016(03)
[2]上海市高校垃圾分類現狀調查及建議[J]. 張心彤,葉瑜敏. ?管理觀察. 2017(06)
[3]高校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困境與出路——基于對南京五校的實證研究[J].高大偉.現代交際,2019(24):143-144.
基金項目
2019年紹興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資助項目:“讓“校”動起來——紹興市高校垃圾分類回收現狀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