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牛


【摘 要】目的:此文主要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微創手術治療方式進行探究,分析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2018年8月-2019年12月132例前往我院接受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為此次試驗對象,根據試驗對象意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對象66人。兩組分別給予椎間盤鏡手術和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比較兩種對象治療效果。結果:經過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63人(95.45%),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51人(77.27%);兩組患者治療有效性數據差異顯著(P<0.05);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研究對象生活質量、工作能力、恢復情況、治療滿意度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對象生活質量,兩組臨床治療有效性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臨床在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微創手術治療中,使用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臨床治療有效性較高,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有利于促進患者腰椎功能恢復,術后恢復較快,并發癥較少,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腰椎間盤突出;臨床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骨科臨床常見疾病,該疾病通常表現為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該疾病的發生,主要發病機制是由于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后壓迫神經根,同時炎癥因子的釋放,刺激神經根,從而引起神經的感覺、運動、營養功能異常。對患者生活及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從而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方式多種,如保守治療按摩、針灸、藥物等,對絕大多數患者可以起到緩解或者治愈的目的。但仍有一些患者因突出較大,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治療時間較長,需要手術治療[1]。手術治療可有效提升臨床效果,改善患者病情。但傳統開放手術損傷較大,患者不易接受。脊柱內鏡手術由于微創,損傷輕微,效果較可靠,收到醫生和患者歡迎。但與傳統椎間盤鏡相比,椎間孔鏡手術是療效更為可靠的一種微創技術,本文試圖通過兩種手術方式的療效比較,研究椎間孔鏡TESSYS技術臨床治療的有效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8年8月-2019年12月132例前往我院接受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為此次試驗對象,根據試驗對象意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對象66人。男患者87人,女45人;年齡26-58歲,平均年齡(44.67±2.32)歲。排除標準;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腰椎畸形等。患者及家屬自愿加入各組成為研究對象,并且所有患者所具備的基本數據資料并無顯著差異(P>0.05),數據均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經皮椎間盤鏡手術治療,將患者進行全身麻醉,確定病變位置,將患者處于俯臥位,置導針于椎板下病變定位點,然后置入擴張導管,觀察患者病變組織,將黃韌帶暴露,清除干凈。然后將神經根與硬囊膜進行暴露,進行纖維環處理,清除其病變組織[2]。
觀察組:給予患者經皮椎間孔鏡TESSYS技術治療,對患者局部麻醉,穿刺針置入患者病變位置,然后拔出穿刺針,然后進行8mm切口,置入擴張導管于患者小關節突出方向。取出2/3級導管,放入環鉆到關節突上方,利用環鋸剔除增生及上關節突。通過C臂機對環鋸為區域進行明確,然后將環鋸拿出放置工作通道內,連接椎間孔鏡,放置通道內,調節水流量及壓力,利用雙極電凝消除體內纖維環內肉芽組織[3]。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比較臨床治療有效性。兩組患者比較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原理 使用SPSS21.0軟件包,對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使用T值計算,臨床治療有效性使用χ2 計算,在P<0.05情況下,統計學差異具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比較臨床治療有效性
經過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63人(95.45%),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51人(77.27%);兩組患者治療有效性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1數據。
2.2 兩組患者比較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研究對象生活質量、工作能力、恢復情況、治療滿意度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對象生活質量,兩組臨床治療有效性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2數據。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引起腰腿痛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病情發展較長,發病程度不同,嚴重患者會發展為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臨床通過手術進行治療,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觀察病變組織,準確摘除病變椎間盤,髓核組織,從而對神經進行減壓松解,確保臨床有效性。經過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63人(95.45%),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51人(77.27%);兩組患者治療有效性數據差異顯著(P<0.05);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研究對象生活質量(96.04±2.72)、工作能力(95.45±2.34)、恢復情況(95.34±2.18)、治療滿意度(97.17±2.35)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對象生活質量(67.32±2.04)、工作能力(68.73±2.61)、恢復情況(67.66±2.13)、治療滿意度(68.34±2.08),兩組臨床治療有效性數據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臨床在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微創治療中。使用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臨床治療有效性較高,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有利于促進患者腰椎功能恢復,術后恢復較快,并發癥較少,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袁景,王永輝,米發桗,楊平,甄平.經皮椎間孔鏡TESSYS技術治療脫出型腰椎間盤突出癥[J].臨床骨科雜志,2019,22(06):668-670.
陸輝.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9):48-49.
田禮華,付春來,王新.經皮椎間孔鏡技術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10):16-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