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淳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提出了核心素養戰略思想,并針對初中化學提出全新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實驗模塊規范教學,并基于素質全面培養的教學目標對實驗教學體系進行創新。鑒于此,主要就如何在核心素養的正確指導下,規范開展實驗模塊創新教學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素質課改推動初中教育事業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全面發展。化學在初中階段的教育地位十分突出,實驗是影響學生學科品質的關鍵性模塊。因此,教師需要端正對實驗模塊的教學態度,并堅持以核心素養為戰略思想對實驗的授課模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在實驗課自主學習和深入探究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的實驗探究能力,強化科學品質的規范性建設。
一、改進實驗方案,豐富實驗情感
在實驗課教學期間,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對化學實驗建立起正確的情感認識,從而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課程學習活動當中。因此,教師需要對實驗方案進行改進,加強生活常識在實驗中的滲透,讓學生對化學實驗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加以掌握,從而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建設,進一步規范學生在實驗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
比如,教師在講解“鋼鐵的腐蝕條件探究”實驗時,則可以在實驗規劃期間聯系生活,就現實生活中與鐵腐蝕有關的案例和情境進行直觀展示,讓學生對鋼鐵腐蝕的原因產生好奇心,并為其建立預防腐蝕的探索欲望奠定良好的情景基礎。之后,教師合理設置實驗方案,引導學生借助試管架、試管、無銹鐵釘以及其他類型的溶液進行實驗探究,從而豐富學生的化學知識儲備,支撐其以此為實驗課題,就如何預防鋼鐵材料腐蝕風險進行科學探究。
二、規范實驗操作,培養安全意識
不同于其他課程,化學教材中所包含的實驗模塊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對師生的操作規范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一些化學藥品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如果不規范操作和使用,則很有可能威脅操作者的人身安全[1]。因此,在開展實驗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側重于操作流程的規范和引導,加強安全意識的宣傳教育。讓學生能夠嚴格遵守實驗的規章體制,按照設置好的流程進行實驗操作,從而在保證實驗效果更加真實、準確的同時進一步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
比如,教師在講解“氧氣的實驗室制取”時,則需要針對具體的實驗流程進行明確,并以多媒體為載體進行直觀展示。讓學生通過直觀觀察對實驗的操作步驟以及各類儀器的使用方法進行明確。例如,規范試管的方向,沿著下方略微傾斜,避免出現冷凝水回流等風險,避免試管爆炸等事故發生。同時,借助動畫的方式向學生滲透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故障風險,并對應給出正確的處理方法,從而進一步端正學生的實驗操作態度,規范具體的操作行為。
三、設置探究實驗,培養科學精神
在初中階段,化學教師需要積極創新實驗組織形式。為強化學生的探究意識,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需要積極組織探究實驗。將實驗室的操作空間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利用學校所儲備的儀器和材料進行實驗自主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實現科學探究[2]。通過組員之間的團結配合共同完成相關的實驗任務。
比如,教師在講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實驗時,則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即借助燒杯、天平、量筒、酒精燈等實驗儀器,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自主探究。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通過現象觀察總結實驗規律,加深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的掌握。
四、拓展課外實驗,培養創新思維
在實施實驗課教學時,教師需要積極拓展教學渠道[3]。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積極組織課外實驗,豐富學生的實踐操作空間。讓學生在發掘生活實驗并進行科學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全面提高學生在實驗領域的科學探索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進行生活實驗的有效拓展,例如用食醋除水垢、小蘇打去油污,并通過實驗設計與探究分析其中所蘊含的化學原理,提高學生的化學應用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支撐學生在今后的生活領域,合理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實現全面提升,全面落實素質深化改革。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對促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實現創新性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而教師需要以該思想為正確的導向,就實驗模塊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對實驗方案、操作、形式以及渠道進行創新。讓學生在實驗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意識,強化安全意識、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建設,全面提升學生在化學領域的學科素養,促進課程整體實現素質改革。
參考文獻:
[1]聶振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的優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166.
[2]周麗.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87.
[3]桑勤德.淺談發展學科核心素養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