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


【摘 要】目的:探究乳果糖保留灌腸治療肝性腦病的優質護理服務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4例肝性腦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47例。兩組肝性腦病患者均采用乳果糖保留灌腸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肝性腦病患者實施一般護理,而觀察組肝性腦病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對兩組血氨濃度和治療有效率進行比較。結果:在乳果糖保留灌腸治療并進行護理后,優質護理的觀察組血氨濃度明顯降低,治療有效率為97.87%,遠高于對照組肝性腦病患者的82.98%,均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數據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對肝性腦病患者進行乳果糖保留灌腸治療,治療過程中實施優質護理,可以明顯提高肝性腦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廣大醫院中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乳果糖;灌腸治療;肝性腦病;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2
肝性腦病是一種由肝病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失調的一種臨床疾病,患病群體主要為中老年人[1]。目前,針對肝性腦病的治療主要以乳果糖保留灌腸方法為主,該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對肝性腦病患者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護理手段,對最終的治療效果有著重要影響[2]。本文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4例肝性腦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乳果糖保留灌腸治療肝性腦病的優質護理服務效果,具體研究內容如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4例肝性腦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肝性腦病患者均采用乳果糖保留灌腸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肝性腦病患者實施一般護理,而觀察組肝性腦病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其中對照組肝性腦病患者男性36例,女性11例,患者年齡在33-76歲,平均年齡為(45.87±2.76)歲;觀察組肝性腦病患者男性37例,女性10例,患者年齡在35-74歲,平均年齡為(44.87±2.65)歲。兩組肝性腦病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P>0.05,具有可比性。并且本研究在肝性腦病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和同意的情況下進行。
1.2 方法
兩組肝性腦病患者均采用乳果糖保留灌腸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肝性腦病患者實施一般護理,而觀察組肝性腦病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具體內容為:①對肝性腦病患者治療前進行認真的身體檢查,重點檢測血氨濃度,以制定適應的治療方案;②對肝性腦病患者及其患者家屬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介紹肝性腦病的基本知識和采用的治療方法,較輕肝性腦病患者的心理壓力,以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③護理人員對肝性腦病患者進行適當的腦部按摩,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提高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肝性腦病患者的血氨濃度和治療有效率進行比較。其中治療有效情況分為顯效(治療后,血氨濃度恢復正常,意識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血氨濃度偏高,意識較為模糊);無效(治療后,血氨濃度無改變,意識沒有恢復)。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兩組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處理,對兩組肝性腦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采用t檢驗指標間差異,當P值<0.05時表示組間數據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氨濃度
由表1可知,通過對肝性腦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以明顯降低患者的血氨濃度,觀察組血氨濃度降至(66.63±3.14)?mol/L,遠低于對照組肝性腦病患者。
2.2 治療有效率
由表2可知,觀察組肝性腦病患者在優質護理后僅出現1例治療無效患者,而觀察組有8例顯示治療無效,觀察組肝性腦病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7.87%,遠高于對照組肝性腦病患者的82.98%,P=0.002,對照組和觀察組之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肝性腦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腦部處于昏迷狀態,具體表現為意識障礙和行為障礙,一般伴有腦水腫和水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狀[3]。出現肝性腦病的原因包括之前有肝臟病史,還有酒精和藥物等刺激引起肝細胞代謝出現障礙,導致肝性腦病[4]。在臨床上對肝性腦病患者進行合適的護理非常重要,可以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5]。
本文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4例肝性腦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探究乳果糖保留灌腸治療肝性腦病的優質護理服務效果。兩組肝性腦病患者均采用乳果糖保留灌腸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肝性腦病患者實施一般護理,而觀察組肝性腦病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結果表明:在乳果糖保留灌腸治療并進行護理后,優質護理的觀察組血氨濃度明顯降低,治療有效率為97.87%,遠高于對照組肝性腦病患者的82.98%,均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數據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通過對肝性腦病患者進行乳果糖保留灌腸治療,治療過程中實施優質護理,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血氨濃度,還能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對肝性腦病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治療意義。
參考文獻
宋方敏, 李丹, 王良.門冬氨酸鳥氨酸聯合乳果糖治療肝性腦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 2019(19):16-18.
張俊美, 張秀, 孫濱濱.乳果糖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準備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 2018, 22(7):1373-1375.
陳鈺, 田葵, 陶正貴.全結腸曠置-回直腸側側吻合術治療老年頑固性慢傳輸型便秘的療效觀察[J].國際外科學雜志, 2018, 45(8):539-542.
辛晟梁, 徐可樹.乳果糖在肝性腦病的應用及其研究進展[J].臨床消化病雜志, 2017(3):184-187.
孟喚男, 劉永剛, 楊璇, et al.益木腦液灌腸佐治肝硬化并發肝性腦病32例療效觀察[J].國醫論壇, 2016, 31(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