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李婷 曹櫻瀟 劉俊鑫 項夢穎 辛奇



【摘 要】目的:觀察臨終關懷護理在癌癥晚期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晚期癌癥患者60例,隨機分成兩組,各30例,分別施予常規護理和臨終關懷護理,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對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采用疼痛(VAS)評分對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采用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對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狀態進行評價。評價時點:入院當日護理措施干預前和護理干預14日后進行上述三方面觀察指標評估。結果:臨終關懷護理相比于常規護理,對癌癥晚期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較大提高,讓癌癥患者在生命的晚期更有尊嚴,更能體會到溫暖。結論:臨終關懷護理對于提高晚期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可或缺。
【關鍵詞】臨終關懷護理 ;癌癥晚期 ;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2
引言:臨終關懷又稱終末護理,是一種特殊的醫療服務,目的是減輕終末期患者的身心痛苦,是向終末期患者提供精神、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人文關懷和護理(1);近年來由于飲食、環境、遺傳及生活不規律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外的癌癥發病率正逐年遞增,目前已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在面對死亡的過程中身心都遭受著巨大的煎熬,大多存在持續疼痛、極度消瘦和食欲不振等癥狀,當生命走到盡頭時,生命垂危的患者更需要一份特殊的溫暖和關懷(2-3)。現筆者以60例癌癥晚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施予常規護理和臨終關懷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癌癥晚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肺癌22例,胃癌8例,肝癌16例,乳腺癌10例,結直腸癌4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62.8±2.1歲),病程6-9年,隨機分成常規護理組和臨終關懷護理組各30例。兩組患者病種、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醫療護理,保持病房環境安靜整潔,密切觀察生命體征,遵醫囑給予處置(4)。
臨終關懷組除采用常規醫療護理外加強整體護理,具體措施:
⑴基礎護理:盡可能安排單人病房,保持病房環境舒適整潔、溫濕度適宜,光線適中以增加安全感;加強皮膚護理,防止發生壓瘡;協助患者刷牙、漱口或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衛生,若嘴唇干裂,可用濕棉簽濕潤或涂液體石蠟;注意眼部護理,可用濕紗布去除眼部分泌物,若眼瞼不能閉合,可覆蓋凡士林紗布,以防止角膜炎或結膜炎的發生。
⑵飲食護理: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吸收,根據患者飲食習慣調整飲食,做到色香味俱全,以增進食欲,若采用鼻飼,應注意鼻飼飲食的注意事項,必要時采用全腸外營養以保證營養的供給。
⑶疼痛護理:前期疼痛較輕微時,可采用非藥物治療,如針灸止痛、推拿或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當非藥物治療療法無效時,可采用WHO推薦的三階梯止痛法,睡前可遵醫囑適當加大劑量,以保證良好的睡眠。
⑷心理護理:臨終期是生命的最后階段,這時患者的心理是復雜的,恐懼、無助、孤獨、迷茫、不舍,這時就需要護理人員多與患者溝通,以溫和的態度回答患者的問題,允許他們表達內心的感受,盡量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使其感受到護士的關心,叮囑家屬不要在病房內討論患者的病情或哭泣,也不要交頭接耳,以免增加患者的焦慮(5)。
1.3 觀察指標
14天后根據患者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疼痛(VAS)評分、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來對比兩種護理方法的療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焦慮的比較:干預前兩組焦慮評分無明顯差異;干預后臨終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明顯比常規組下降,見表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抑郁的比較;干預前兩組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干預后臨終組患者的抑郁評分明顯比常規組下降,見表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疼痛的比較:干預前兩組疼痛評分無明顯差異;干預后臨終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比常規組減輕,見表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生活質量的比較: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無明顯差異;干預后臨終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常規組明顯提高,見表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6),人們不僅看重生存質量,對死亡質量也有更高的要求。臨終關懷護理工作有一定的獨特性,它更重視緩解患者臨終階段的不適癥狀,疏導患者的負性情緒,使患者能夠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親人及社會的鼓勵與關愛(7)。從國家對醫療衛生政策的支持,到社會觀念的轉變,臨終關懷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可(8)。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不僅要用專業的知識和護理技術幫助病人驅除身體的病痛,還要給予病人心理上的安慰與關懷,臨終關懷符合人類追求高生命質量的客觀要求,它即是醫病也是“醫心”。正確認識生命的意義,溫暖生命最后的時光,提高生活質量是對臨終病人最有效的服務,值得臨床上應用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陳錦嬌.腫瘤專科護士對臨終癌癥患者實施臨終關懷護理的價值[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2019(29):28-28.
周燕,李芳,張新春.整體護理在癌癥晚期患者臨床關懷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7(58):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