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順利
【摘 ? 要】家園共育教學模式的開展,不僅能夠助力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可持續發展,還能夠助力幼兒健康與全面成長。因此,本文主要從豐富溝通方式、指導科學育兒、家長參與管理、開展互動活動幾方面入手,簡要探析家園共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共育;幼兒;家長
中圖分類號:G61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9-0160-02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teaching mode can not only help the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but also help the healthy and comprehensive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mainly starts from enriching communication methods, guiding scientific parenting,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management, and carrying out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briefly explores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home-school co-education.
【Keywords】Kindergarten; Home-school co-education; Infants; Parents
所謂“家園共育”,就是引導家長和幼兒園雙方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基礎上開展的一種幼兒園學前教育模式。其不僅能夠實現對幼兒園教育空間和教育范圍方面的拓展,還符合新時期學前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方向。但是,目前有很多幼兒園的家園共育開展工作還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發揮出家園共育的真正教育價值。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自身學前教育經驗,就如何優化家園共育工作進行簡要探析如下,以供各位一線同仁參考、交流。
一、豐富溝通方式,增進家園相互了解
隨著我國科技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家園之間的聯系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電話或者面對面溝通的方式,而是可以在網絡技術的輔助下,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促成教師與家長或者幼兒園與家長之間隨時、隨地聯系。
例如,在孩子們小班入園一開始,我們教師就會主動搜集并記錄班上所有幼兒家長的聯系方式,以方便日后的溝通、聯系,同時還會利用微信交流平臺,將所有幼兒家長加進來,建立“班級微信交流群”。在這里不僅會不定期地給家長分享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與教育計劃,還會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給家長分享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使家長能夠及時、真切地掌握孩子的情況,進而為家園共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情感基礎。
二、指導科學育兒,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當前階段幼兒家長的文化素養越來越高,家長大部分都能夠認識到家庭教育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是在家庭教育方法方面或多或少還欠缺一些科學性。因此,為更好地開展家園共育工作,不管是幼兒教師還是幼兒園方面,都要主動給予家長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指導。以我所工作的幼兒園為例,我們會不定期開辦“家長學校”活動,邀請業內知名的幼兒教育專家或者資深幼兒教師等,為家長免費講解孩子在各個時期的成長特點、心理需求、教育方法等,給予家長正確的飲食指導與教育指導。不僅如此,我們還會把每次“家長學校”的教學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分享到班級群里,以供由于工作等其他原因不能到場的家長觀看和學習。同時也會經常給家長分享一些學前教育經驗與方法,不間斷、耐心地回答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與家長共同商討科學育兒的策略,進而在提升家庭教育科學性的同時,增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與聯系。
三、家長參與管理,優化家園共育模式
家園共育的有效開展,是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的,因此,在幼兒園的管理方面我們最好能夠讓幼兒家長參與進來,在凸顯幼兒園“民主”管理理念的同時,耐心“傾聽”家長代表對幼兒園管理和教學工作的意見,并不斷優化與改進。
例如,我們幼兒園為更好地開展家園共育工作,設立有“幼兒園家委會”這一組織單位,同時還分設有協助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學委會家長,協助幼兒園飲食管理的——伙委會家長,協助幼兒園安全管理的——安委會家長。各委會家長是由教師和全體幼兒家長共同評選出來的,責任心強且業余時間充裕的幼兒家長代表,在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對幼兒園教育、飲食、安全等方面進行協助、管理和監督,還能夠從中協調幼兒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關系,與幼兒教師一起當好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紐帶”,優化家園共育模式的同時,共同助力家園共育工作的高質量開展與進行。
四、開展互動活動,促進家園相互信任
組織和引導家長參與幼兒園的集體活動,是踐行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在此過程中,能夠使家長真正走進幼兒園感受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給孩子帶來的改變,也能夠親身體驗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狀態。
例如,每周五都是我們幼兒園固定的“家長開放日”,在這一天每個班都能有5名家長代表所有的家長來幼兒園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用餐、一起游戲等,真切體驗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內容,感受幼兒園教育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除此之外,每學年我們幼兒園都會組織家長開展“爸爸籃球賽”“家庭親子運動會”等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的活動,進而使家長能夠在活動中,真切感知孩子的成長與變化,以能夠更好地了解孩子,增進家庭親子關系,也使家長在觀察教師對孩子付出與負責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教師的不易與幼兒園的用心,有效促成家園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相互支持。
綜上所述,作為新時期的幼兒教師,我們要將幼兒家長當成我們教育事業中的重要合作伙伴,這樣才能在家長的支持與信任下,更好地開展學前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在家園共育良性教育合力的推動下,更好地助力幼兒的全面成長,并為其在將來更好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袁麗.家園共育——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之我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09).
[2]張黎華.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中有效性策略與實踐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6).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