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提出了一種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信號強度采集方法,包括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從加密終端獲取公網信號強度的策略、技術方案及實施方式。
關鍵詞:配網自動化終端;信號強度;加密終端
0? ? 引言
配網自動化終端所使用的無線公網加密模塊安裝在配電終端通信箱體中,一端連接通信設備,另一端連接配電終端設備。
無線公網加密模塊信號的黑點問題一直是制約配網自動化發展的一塊短板,為保證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電網公司已明確,要盡快開展配網自動化系統主站及配網自動化終端設備的升級改造工作。而大部分情況下,在加密模塊安裝之后,工作人員才發現由于信號強度較差,存在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在線率偏低的問題。現有判斷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是否在線的機制過于簡單,ping得通即認為網絡正常,但ping值大小無法反映出公網信號強度的延時情況,因此無法滿足正常的電力調度需要。而配網自動化主站系統也由于缺乏采集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信號強度的技術手段,難以掌握配網自動化終端的運行狀態,不利于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的運行管理,無法在運營商提出整改需求時提供有力的證據。
綜上所述,研究一種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信號強度采集方法及系統十分有必要。
1? ? 技術方案
配網自動化終端信號強度采集流程大致如圖1所示。
S1: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向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發送公網信號強度采集升級指令;
S2: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接收公網信號強度采集升級指令,完成升級,并將升級完成的通知信息傳輸至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
S3: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向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發送公網信號強度采集指令;
S4: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執行公網信號強度采集指令,從運營商處獲取SIM卡的信號強度信息;
S5: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將獲取的SIM卡信號強度信息傳輸至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
S6: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通過信號強度分析模塊分析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傳輸的SIM卡信號強度,并生成信號強度分析文件。
同時,配網主站端還應具備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信號采集系統,用于實現上述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信號采集方法,包括:
(1)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用于向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發送公網信號強度采集升級指令及公網信號強度采集指令,接收并分析公網信號強度信息;
(2)若干個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用于接收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發送的公網信號強度采集升級指令及公網信號強度升級指令,從運營商處獲取SIM卡的信號強度信息;
(3)加密隧道:用于完成公網信號強度采集升級指令、公網信號強度采集指令及SIM卡信號強度信息的傳輸;
(4)遠程操作終端:用于向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發送公網信號強度分析升級指令。
2? ? 實施方式
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通過國密IPSEC VPN隧道向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發送公網信號強度采集升級指令和公網信號強度采集指令,保證了加密信號的安全性。
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通過發送AT+CSQ指令,從運營商處獲取SIM卡的信號強度信息;并通過國密IPSEC VPN隧道將獲取的SIM卡信號強度信息傳輸至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
工作人員通過遠程操作終端向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發送公網信號強度分析升級指令,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升級,由于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雖然能接收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傳輸的信號強度信息,但無法進行分析,工作人員向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發送公網信號強度分析升級指令可以使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具備兼容信號強度分析模塊的能力。
如圖2所示,本研究還提出一種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信號采集系統,用于實現上述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信號采集方法,包括:
(1)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用于向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發送公網信號強度采集升級指令及公網信號強度采集指令,接收并分析公網信號強度信息。
(2)若干個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用于接收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發送的公網信號強度采集升級指令及公網信號強度升級指令,從運營商處獲取SIM卡的信號強度信息。
(3)加密隧道:用于完成公網信號強度采集升級指令、公網信號強度采集指令及SIM卡信號強度信息的傳輸;在本實施例中,加密隧道為國密IPSEC VPN隧道。
(4)遠程操作終端:用于向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發送公網信號強度分析升級指令。
3? ? 結語
在本實施例中,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與10個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中的任意一個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均通過加密隧道連接;遠程操作終端與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通過無線通信連接,工作人員通過遠程操作終端向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發送公網信號強度分析升級指令。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上設有信號強度接收模塊,用于接收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傳輸的SIM卡信號強度及公網信號強度分析升級指令。配網自動化加密主站上還設有信號強度分析模塊,該模塊與信號強度接收模塊連接,用于接收信號強度接收模塊發送的公網信號強度分析升級指令,并獲取配網自動化加密終端的IP地址、所處地區的信號強度及所屬運營商,分析流量及配網自動化終端的實時狀態,生成信號強度分析文件,包括表格、圖形、文檔等。
[參考文獻]
[1] 王士政.電網調度自動化與配網自動化技術[M].2版.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2] 劉振亞.智能電網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 趙云超.配電網絡智能終端監控系統設計與實現[D].鄭州:鄭州大學,2019.
收稿日期:2020-08-26
作者簡介:易晉(1982—),男,湖北當陽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配網調度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