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芳 楊惠英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應用已經能夠成為各領域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小學教育同樣如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還有利于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以提高,以此構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生;閱讀能力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必要的,這可以創新教學模式,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這種教學模式也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中,更能為學生拓展知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愉悅的閱讀環境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閱讀課堂的氛圍變得輕松、愉快,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閱讀,他們的閱讀興趣會增強。為此,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時,要為學生營造愉悅的閱讀環境,為學生的閱讀增強趣味性。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起的是輔助的作用,是為教師閱讀教學提供服務的。同時,小學生習慣用感性思維去思考問題,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夠直觀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滿足學生的學習習慣,如此學生會主動地體驗閱讀。
以人教版六年級上第七課《開國大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開國大典的隆重以3D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出來,這樣會讓課文的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化和趣味性,能夠為學生帶來輕松的閱讀體驗,還可以打破傳統閱讀課堂沉悶的氛圍,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增強。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師已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使其在閱讀課文過程中,能夠有著積極的心態,使閱讀具備較強的針對性,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思考能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中的微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小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如果教師所講的內容超過十五分鐘,他們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樣會影響學生的閱讀效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將閱讀中的重難點知識錄制下來,時間在十分鐘之內。在上閱讀課之前向學生播放微視頻,讓學生主動去了解閱讀的大概內容,并將不會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中,教師再次為學生播放微視頻,并讓學生對先前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如此學生之間會充分的交流,他們會積極地探尋本節課的閱讀內容。教師還可將微視頻上傳至云端,學生能夠便捷地反復播放,自主的對重點難點進行反復學習,有助于學生更深刻理解課堂內容,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以人教版六年級上第15課《夏天里的成長》為例,教師在講解這節課之前,可以制作《夏天里的成長》的微視頻,讓學生感悟夏天中的動物、植物、山水、人,并在視頻中設置這樣的問題“夏天里事物成長的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后討論這個問題。如此,學生會更清晰地知道夏天里植物和人的成長有哪些特點。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
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學生在閱讀課中認真的聽講,這樣才能對閱讀的課文有準確的了解,所以傾聽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文章的內容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利用音頻進行有聲誦讀,讓學生聲情并茂地感受閱讀的內容,這樣也會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傾聽文章的朗讀。長時間下去,學生自然會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以人教版六年級上第11課《故宮博物院》為例,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從網絡上搜索故宮博物院的圖片、視頻,將搜索到的資源進行整合,制成音頻和視頻,讓學生觀看,如此學生會關注重音、節奏、語速,掌握閱讀的技巧,讓他們有著良好的傾聽習慣。
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閱讀積累習慣,擴大學生閱讀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為此,教師應積極發揮自身專業理解與教學經驗,通過信息技術整合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網絡信息資源,建立以課文為核心,相關閱讀素材為框架的閱讀網絡,將學生的閱讀思維進行合理延伸,以此擴充其閱讀視野。教師還可根據學生具體閱讀水平與成長階段,挑選合適的閱讀素材定期推薦給學生,使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專業規劃下完成課外閱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積累習慣。
四、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向學生講解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這樣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為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搭建閱讀學習平臺,讓學生通過平臺掌握略讀、細讀的閱讀方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學校網站、微信群、QQ群,將略讀、精讀的閱讀方法以文件的形式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課堂中可以應用這些閱讀方法。另外,教師還可讓學生通過QQ或是微信群,在課后對自身學習不牢固的知識點進行發布,教師對其進行統計并分析,隨后私聊學生進行相關輔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優化學生學習效果,提升他們語文能力與成績。
五、結束語
閱讀能力對于學生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創設出充滿趣味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點學習效率。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授課時,需要注意分析學生的實際基礎情況,并根據即將學習的課文內容來安排多媒體課件的展現方式,從而達到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的目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程新莊,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西部素質教育,2019(24):110-111.
[2]顧燕群,淺談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助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2):78.
[3]方佳,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8(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