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釗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于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目標的條件下,主要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物理能力,發掘學生的物理綜合潛力,為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物理學習打下基礎。本文通過對培養物理核心素養的措施進行探究,并且提出了幾點針對加強高中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物理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實施后,教師應當使學生掌握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是主要目的。教師應當探究如何培養學生物理綜合能力,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和優良的教學效果。
一、培養學生的物理探究意識
教師可以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提出探究性和趣味性問題,隨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讓學生切身體驗到物理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提高學生解決高中物理知識問題的能力。
比如,教師在高中物理運動的描述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提出運動中具有探究性以及趣味性的問題,加強學生對于物體運動狀態以及運動過程的理解,區分速度方向以及加速度方向的具體含義。比如下面這道試題:一個物體在多個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將其中的一個和速度方向相反的力的大小先逐漸減小到零隨后再恢復至原來大小,方向保持不變,那么此物體的運動速度以及加速度將會如何變化?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加速度和什么因素有關以及對物體的具體運動狀態進行分析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速度以及加速度方向和大小的判斷,讓學生逐漸掌握這類運動描述性問題的具體含義,隨后學生可以自己得出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的具體結論。從而掌握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具體關系。
二、改進傳統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核心素養
教師應當改變傳統教育中不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教育問題,由于學校的實驗器材和教學設備沒有和高中物理教材緊密結合對于學生的物理實驗模擬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阻礙作用。教師應當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自己是學生的引導者和教授者,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以及學習目標,教師應當對物理教學的傳統模式加以改進,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設備以及教學器材進行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高中物理相對與初中物理來說,課程比較繁雜,公式較多,并且會結合初中物理的有關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以讓學生完成探究任務的形式,從而對物理新知識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比如教師在進行電路故障排除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現有實驗器材進行物理實驗,將習題中的物理現象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演示,然后讓學生分析實驗中的具體現象,從而得出實驗中哪個實驗器材中有故障的具體結論。比如,在一個燈泡L1和L2串聯的電路中,閉合開關發現兩燈都不亮,學生用導線判斷電路故障,首先將導線接在L1兩端時發現L2亮,L1不亮,當導線接在L2兩端時兩燈都不亮,要求學生判斷具體故障,學生可以事先準備有故障的燈泡進行實驗模擬,最終得出L1斷路的結論,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當導線接在第一個燈泡時,第二個燈泡亮了說明第二個燈泡沒有發生短路和斷路,隨后再根據導線接在L2兩端的實驗現象分析出第一個燈泡斷路的具體結論。這樣教師通過具體實驗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掌握了教材中的具體物理知識,加強了學生的物理知識儲備。
三、將物理教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升才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培養目標,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負責,也要對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知識的興趣和喜愛進行培養,教師可以收集生活實際中的物理現象和自然科學規律,并且進行教學設計,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物理常識和物理知識,提升學生對于高中物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因為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性學科,所包含的領域較多,知識較為豐富,所以在物理知識的考察中題型靈活多變,想要讓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提高,要讓學生形成物理邏輯思維,在復雜的題型下也可以逐步地對題中的條件以及內容進行拆解和分析,也為以后學習更加深層的物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四、對高中物理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發展
物理教學對于學生的要求是學生能夠物理知識對現代社會的自然現象以及自然規律做出相關解讀。教師不應當將目光集中在學生的書面作業中,可以通過課后延伸的方式對學生的物理教學進行延伸和發展,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學的具體含義,促進學生解決問題思維的發展,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對教學內容進行實驗設計,讓學生自己完成道具收集、物理知識掌握、以及數據分析的各項步驟,給學生充分展示自身物理學天賦和邏輯天賦的平臺。
同時,學生對物理教材中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會產生抵觸情緒,從而不愿意進行教材中教學內容的學習。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一些趣味性物理知識或者其他學科中包含物理意義的教學內容,將學生的學習內容從教材中解放出來,打破高中各學科之間聯系較少的局面,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高中知識體系,物理邏輯思維對于學生未來的工作學習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師應當讓學生感知物理的科學魅力,讓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物理知識的意愿。
五、結束語
教師應當和學生產生緊密的溝通和交流,保證學生的物理學實驗能夠順利進行,僅僅靠教材中的教學內容不滿足現代社會對于物理學人才的需要,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綜合物理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曉彤,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2]李小杰,三維目標與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對比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9.
[3]黃猛.基于支架式教學模式下的物理教學設計[D].重慶師范大學,2019.
[4]廖元海,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核心素養的滲透與體現[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