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文媛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斷增加,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在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發展逐漸趨于成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辨別觀念。而多數學生并沒有掌握語言文化特色,缺乏一定的表達能力。這十分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以初中階段的學生為對象,闡述通過語文學科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并結合筆者自身實際教學經驗提出相應的建議措施,希望對此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表達能力;培養;措施
初中語文作為較深入地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傳播語言文化特色,幫助學生深入學習語言知識。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適應了“填鴨式”教學,對自身的表達能力缺乏鍛煉,導致學生在公共場合無法流暢地表達語言思想,甚至在表達時語言十分不恰當。這些都是現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的突出問題,通過對此進行分析和討論,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改變學生不愛開口說話、說話怯場的狀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師生互動頻率,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提高教師語言文化知識水平,建立互動課堂
(一)增大閱讀量,及時充電
一成不變的課堂和內容容易導致學生對課堂喪失興趣,在課堂上提不起興趣,導致師生的交流和互動越來越少。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空余時間,增大閱讀量。多讀一些語文專業的圖書,同時還要注重雜書的閱讀,豐富自身文化知識。語文專業圖書能幫助教師及時修正、補充新的語文知識,從而適應時代的發展。語文教材會不斷地更新和修訂,所表達的語文知識會有所變動。大量的閱讀能提高教師的文化水平,有利于打造活躍、輕松的語文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二)培養寫即興隨筆的良好習慣
教師的表達能力會影響到授課質量,因此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要注重教師表達能力的培養。多數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忙于教材的內容學習和鉆研,對自我表達能力缺乏了嚴格的要求。在智能手機、電腦等設備的普及過程中,現代社會的多數人逐漸喪失了文字書寫能力,對許多漢字只有大致的輪廓印象,容易出現提筆忘字的問題。而一時間重新培養教師的表達能力有一定難度,通過即興隨筆的書寫可以提高教師的表達能力。即興隨筆需要凝練的主題,能利用好個人的碎片化時間。
二、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化學習環境逐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一)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授課主體,學生作為被授課對象,通過教師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并由教師梳理教材知識點,使學生掌握以應對考試。這種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喪失自主學習的能力,缺乏學習積極性,對教師產生極強的依賴。因此,運用多媒體技術,創新語文教學模式,從網絡上獲取更多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時,《木蘭詩》的學習內容相對比較困難,古文體使許多學生感覺疲憊,因此教師可以先從網絡上下載電影《花木蘭》的節選,幫助學生從視覺上理解古文。
(二)制定學生的學期閱讀任務計劃
學生在通過語言表達內心的想法時,一般要有通順的語序,但為了發言的優美和品質,一般會在發言中增加例子,從而提高學生的措辭能力和理解能力。制定學生的學期閱讀任務計劃,有利于引導學生多讀書,增加自身文化知識,提高語文理解水平。另外,教師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身學習情況,所制定的學期閱讀任務計劃,能碎片化地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從而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為學生的寫作奠定知識基礎,確保學生在寫作時不會覺得大腦空白。
(三)鼓勵學生寫周記
在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之后,可以通過寫作幫助學生將知識進行輸出,逐步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使用周記的形式布置作業,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周記對學生的語言文化水平要求不高,不需要使用華麗的辭藻,只是作為知識輸出的途徑,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時,《愛蓮說》一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充分展示了蓮花生長的環境清幽、高潔。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從蓮花延伸出其他植物,要求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并寫一篇周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寫作能力。
(四)定期開展讀書感想交流會
定期開展讀書感想交流會,能檢驗學生的閱讀進度,同時能體現學生理解能力。多數學生在其他人面前不喜歡表達思想,主要原因是怯場。在班級內部開展讀書感想交流會,熟悉的環境不會使學生感覺尷尬,反而會使學生產生試一試的心理,從而突破自我,逐步提高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時,《駱駝祥子》屬于名著導讀的范疇,在學生閱讀完之后,可以再布置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作為閱讀任務,然后再討論其所表達的思想和語言特色。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弊端是不會一時間暴露出來的.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逐漸發現,并對其進行討論和分析,從本質上進行優化和調整。沉悶的課堂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語文課堂就是講授語言知識的平臺,師生之間通過語言進行互動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學工作的進行。另外,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時,有利于轉變課堂授課主體,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著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自身語言文化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瑩瑩,語文核心素養與初中語文教學改進[D].青海師范大學,2017.
[2]鄧攀,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實施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3]河津市第二初中柴濤梅,淺談初中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提升[N].發展導報,2017-12-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