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瑤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行業也有了很大的變革。如今,英語已經成了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是國際交流的一門重要語言。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出英語方面的人才,從小學開始,就已經開設了相關的英語課程。
關鍵詞:小學英語;預設生成;有效結合
在新課改之后,教育領域有了很大的改變。并且,各門學科的教育,也有了一定的變化。如今,英語已經成了國際上十分重要的交流工具,其作用也越來越凸顯。為了能夠培養出英語方面的人才,小學英語也開始備受重視。并且,在這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強調知識的傳授,而且也需要注重提高小學生的實踐技能。為了能夠真正地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教師就必須要注重預設和生成。
一、關于預設和生成
(一)預設的概念
所謂的“預設”,其實就是指,在上課之前,教師對具體教學的設計和規劃以及對課堂中某些突發情況的思考。預設,是一種靜態的過程。對于任何課程的教學來說,如果缺少預設,那么就無法保證課堂質量。預設工作的開展,可以體現出教師對課堂的設計、規劃以及具體安排等內容。并且,從實質上來說,這也是包含在備課環節當中的。另外,預設不僅可以體現在教案當中,也可以體現在課堂上和結果上。在不同的體現環節,所具有的表現形式也是不一樣的。
(二)生成的概念
生成,并不是按照提前的設計和安排來進行的,也并不是機械化地執行某一項任務。在課堂教學方面,所謂的“生成”,通常是指一種在師生共同參與環節中、動態產生的過程,這一現象,可以表現在課堂上和結果方面。在課堂上,指的是一種超過具體安排和規劃的生成活動。而在結果方面,則是指學生在預期范圍之外額外獲得了某些知識或者發展。
(三)兩者之間的關系
簡單來說,預設和生成,不是毫無聯系的,而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體。良好的課堂教學,不僅需要預設,而且也離不開生成,這兩者都是促進課堂教學高效開展的重要內容。缺少任何一項,課堂教學都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另外,預設可以體現出對教學內容的尊重,具有計劃性和一定的封閉性。而生成,則可以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具有動態性和一定的開放性。這兩者之間,是互補的。在實際情況下,教師需要認真地對待和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使得這兩者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為課堂質量的提高發揮作用。
二、關于預設和生成的實踐
(一)課前的預設
預設,是為生成打下重要基礎的環節。并且,在教學中,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小學英語的教學方面,要想充分做好預設,那么就需要考慮到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教學目標,在這方面的預設,需要考慮到課堂上的生成,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其二是教學過程。針對教學過程的預設,需要教師充分掌握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需要使得他們在教學環節中學習到新的經驗,使得教學流程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其三是學習方法,針對這方面的預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確保選擇的學習方法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之所以精彩,并不是因為教師的臨場發揮,而是課前的有效預設。教師在課前進行備課的時候,不僅需要備課程和教材,而且還需要備學生。因此,在這一環節,教師也需要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習慣以及知識基礎。一般來說,優秀的教師都可以根據自身的經驗、對學生的了解等來做好預設工作,未雨綢繆。并且,做好預設工作,不僅可以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也可以增強教師自身的自信心,使得教學環節有序進行。
(二)注意課堂上的積極生成
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小學英語的性質比較特殊。因為,這門課程畢竟是對外來語言的學習,小學生從小就沒有接觸到這樣的環境,所以學習起來有些困難。另外,英語知識,不僅需要小學生掌握單詞、詞匯等內容,而且還需要他們學會在實踐當中運用。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按照預設的方案來實施教學,那么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實踐方式也大同小異。但是,要想實現預設和生成的結合,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積極地引導學生自由發揮、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并且收集各種“生成元素”。
(三)合理地轉化干擾,促進生成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某些突發情況。即便教師課前的安排再有序、再合理,也有可能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遇到某些問題。在這個時候,一旦教師沒有進行良好的處理,那么就很有可能導致課堂被擾亂,從而導致教學無法繼續有效地進行。但是,若是處理得比較好,這種擾亂的因素也會被轉化成促進教學的積極因素,促進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因此,在實際情況下,教師也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并且在課堂上冷靜、沉著地轉化各種干擾因素,促進生成。
比如:在小學英語的課堂上,當教師正在講述知識的時候,外面有一只小鳥突然從窗戶飛了進來,在教室內盤旋了一圈,然后又飛了出去。這一種場景,通常是會轉移小學生的注意力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教師強行讓他們回歸課堂,他們的大腦也是放在小鳥身上的。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調整教學:“同學們,老師發現啊,剛剛的小鳥十分漂亮可愛,那你們還記得,小鳥的單詞是什么嗎?”在這個時候,學生會異口同聲地回答:“Bird!”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自由討論有關小鳥的問題,這樣一來,也能夠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并且獲取到額外的知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不管是預設,還是生成,都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小學英語的教學方面,若是想要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積極參與,那么教師就需要注重這兩者的有效結合,確保教學環節可以有序進行,并且收獲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永莉,文本內容巧預設語音教學再生成——基于文本生成的小學英語語音教學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 (12):30-33.
[2]鄒艷,精簡預設內容助力學生生成——小學英語四年級讀寫課例分析[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8(2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