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繆紅梅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及正確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樹立具有重要影響。教師作為幼兒成長道路上的引領者,其行為舉止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工作的質量,唯有以興趣愛好引領教師不斷學習,不斷豐富其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方可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還需要真正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就目前教師的專業化素養建設來看,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傳統和保守,教師往往認為幼兒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對幼兒的教育更多集中在生活自理、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等方面,對專業的教育教學內容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更有甚者在備課不完善、不充足的情況下就開始授課,講課時也容易忽視幼兒獨立性、自主性與積極性的提升,這直接導致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效果相對較差。
其次,幼兒園對提升教師的專業化培訓安排得相對較少,加之幼兒園對教師的后勤保障制度和激勵機制不健全,很難激勵教師積極向上。
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相對較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師對自身的職業規劃不明確,這也間接導致教師相對缺乏教學滿足感與成就感,再加上幼兒園工作事務煩瑣,教師難免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諸多因素的疊加,導致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熱情逐漸缺失,這也成為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唯有強烈的興趣愛好,方可為自身的探究或學習提供長久的動力支持。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應當以興趣愛好為引領,幼兒園應注重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以充分發揮多種教學資源的優勢,實現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教師唯有樹立正確的專業化理念,方可為行動指引好方向。傳統幼兒教師重視技能而輕視專業理論,注重學歷而輕視自我提升,注重培訓形式而輕視實際需要,導致他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總是被動地根據要求或規定完成指定的任務,因而自我決策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要推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必須從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入手。首先,幼兒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兒童觀、發展觀與學習觀,注重以能力為核心的專業素養培訓,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與不足,提升自己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班級管理、教育評價、家校溝通等多方面的能力。其次,教師應以正確的教育理念為支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審視與反省,提升判斷推理、概括總結等能力,將教育看作是一個“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再者,教師也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注重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把握,構建幼兒園教研網絡,將互聯網資源的廣泛性與幼兒園教研網絡有機融合,實現優勢互補,拓展教師的知識視野。
教師的專業成長包括專業理論與教學實踐兩方面。理論是實踐的基礎,教師的專業理論涉及的內容相對寬泛、繁雜、瑣碎且枯燥。唯有以興趣為引領,幼兒教師方可耐心地鉆研理論知識,揣摩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將理論有效地轉化為實踐。首先,教師應當多閱讀理論書籍,了解幼兒教育發展的整體趨勢和國內外的幼教理論專著,實時洞悉幼兒教學理念,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兒的思維方式、認知能力等的發展規律,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工作。其次,教師的學習背景不同,他們的性格也會有所差異,其看待教育工作的角度、廣度和深度也會有所不同。為此,教師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也應當多借鑒并分析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相互交流彼此的教研活動心得,反思彼此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吸收同行的教育經驗,進而擴展并重構自己的教育經驗。教師也應多參加一些理論講座和培訓會,拓展自己的教育教學視野。教師的職業發展包括“職業認可、逐步成熟與穩定、持續發展”這三個階段。新教師的專業理論學習時間相對較多,幼兒園應當注重幫助新教師擺脫焦躁,使其更好地融入教學工作中。對于已具備一定經驗的教師,其理論的學習更應集中在專業技術、實際生活與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等方面,幫助其找準自身的教育教學優勢與突破口,確定好專業發展的領域與特色。對于已經具有深厚經驗的教師,其理論的學習培訓更應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的學習,要推動他們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保持年輕心態,為其專業化修養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幼兒園的管理制度和規范對幼兒園的發展及其成員的行為起著重要的協調、導向、制約和激勵作用,科學、合理且人性化的制度安排可以更好地推進教師的專業化與個性化成長。為推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幼兒園應當完善自身的管理機制建設,為保障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保駕護航。首先,幼兒園應當制定統一的管理目標,為教師專業化成長指明方向。通過營造尊重、合作、創新、和諧、愉悅的園所氛圍,加強教師的凝聚力,提升教師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推進教師養成銳意進取、勤學好問、樂學鉆研的習慣。其次,幼兒園應當完善教師的晉升制度,通過完善幼兒園的評價和獎勵機制,從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激發教師主動參加專業培訓,讓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一個傳道授業的人,還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學習者,進而學會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為自己的專業化成長而不斷奮斗。最后,專業化教育是幼兒園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幼兒園應當注重園內專業化學習組織的構建。幼兒園可以通過設置專業化的教研組或課題科研小組,為教師提供專業化學習的平臺。幼兒園應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構建管理體制,通過挖掘教師的內在潛力,讓教師感受到來自園所的人文關懷。
教師承擔著人格塑造者、知識傳授者、健康守護者等多重角色,唯有不斷提升其專業素養、不斷提高其專業化成長方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的個體差異也要求幼兒園要以興趣與愛好為引領,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并通過完善幼兒園的激勵保障、培訓機制等管理制度,為教師專業化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