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媒介平臺使得少兒受眾眼花繚亂,在這種無法分辨信息真實性和健康性的情況下,少兒節目擔起了娛樂育人的重任。在這種環境下,一成不變的少兒節目已經不能滿足少兒的需求了。因此,各個少兒節目都應該勇于突破、勇敢嘗試,借助融媒體的力量完成新的節目內容,為更多的少兒提供更加優質的節目。
少兒節目的受眾群體大約在3-14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需要的是廣闊的知識空間和獨立的思考能力。少兒節目的服務宗旨首先是加強少兒思想品德建設,讓孩子從小就擁有善良、勇敢、勤勞的優良品格。其次,在節目中豐富少兒知識文化渠道,用絢麗的色彩畫面、符合孩子思維結構的故事,將知識內容融入節目里面,拓寬少兒學習的邊界。在融媒體背景下,少兒節目雖然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找到創新發展方向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了解融媒體時代的特點后,更應該將少兒節目與融合體相融合,借助融媒體的力量,打造出更加出色的少兒節目。
一、發揮整合作用,輸送優質節目內容。少兒節目的受眾是小朋友,所以少兒節目編導在整合節目時,應該注重少兒的特點,從娛樂中學習,從學習中思考,從思考中娛樂的方式,讓更多的小朋友愛上看節目。整合節目形式,將不同形式的節目融合在一起,例如江西少兒頻道《哈尼小記者》欄目舉辦的《演說家》節目,不僅從單純地將電視節目轉變為常態化的教育活動,還在“文化之旅”這個主題下帶領兒童學習傳統文化,培養了小朋友勇于探索、勇于實踐的精神。這種具有非常強觀點輸出的少兒節目很多,編導可以將多個優秀節目的特點融合在一起,創新出新的少兒節目。例如邀請爸爸媽媽上節目給小朋友講故事,拉近與小朋友的距離,增強節目體驗感,也可以在節目中搭建實景,讓孩子們說出感觀,并整合成文字,形成一篇日記。多種整合方式的目的都是為了向兒童輸送更優質的節目內容,讓少兒愛上我們的節目。
二、發揮互動優勢,增強虛實交融空間。隨著手機、互聯網的普及,兒童游樂有了更多的交流工具,這樣就可以發揮互動的優勢,增強兒童的交融空間。例如在公眾號中,兒童可以語音發送想說的話,編導進行回復。在短視頻中,編導可以征集兒童的生活視頻,在進行二次編輯,做成節目。也可以在節目中開通互動平臺,和網民、兒童、家長們討論。這樣在互動的過程中,受眾會得到一定的滿足。少兒在看節目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或者能看到自己說過的話,會更加樂于融合互動。可以利用這樣的心理動機與受眾群體發揮互動優勢,增強節目與受眾的交融空間。
三、打造綜合鏈條,掌握少兒需求變化。綜合鏈條指的是將節目內容拓展成全產業鏈模式。我國動漫業正在蓬勃發展,這無疑符合了兒童的喜好。少兒節目完全可以將動漫業進行全面發展,不斷挖掘動畫產業中的各個環節,將其整合到一起。例如,動畫手辦、卡通玩具、節目周邊等,并構建發行渠道、探索發行手段,時刻準備抓住契機,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中,帶領節目更深入兒童的生活中。另外,打造綜合鏈條,還需要節目組擁有“社會化”的心態,少兒節目編導要有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在節目或者整個鏈條的打造過程中,要注意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為兒童提供一個喜聞樂見的少兒節目。
少兒節目的創新在融媒體背景下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創新模式和方法還有待深究。無論創新的方向如何,一定要符合兒童的心理活動和收看節目的心理。而少兒頻道的宗旨也是一切為了孩子成長,因此少兒節目編導需要更多的努力,這樣才會涌現出更多的優質少兒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