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這在中國媒體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同年9月,中宣部提出,2020年底基本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全國的全覆蓋。
受中宣部委托,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編制并審查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規范要求》,2019年1月15日批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推薦性行業標準,予以發布。《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規范要求》指出,省級技術平臺應覆蓋全省,與省域內縣級融媒體中心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協同互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可基于省級技術平臺提供的多渠道信息匯聚能力、強大的音視頻處理能力、大數據分析能力、多渠道發布能力和新媒體開發運營能力,實現“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全媒傳播”。
省級平臺規范要求由廣電部門編制,源于目前全國大部分縣級媒體都是以廣電為主,絕大多數縣級報紙早已取消刊號,也正因如此,縣級融媒體建設中的平臺提供、標準制定、人員力量也是以廣電為主。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四大問題:技術互聯不通,平臺傳播不力,高端人才奇缺,產業資金不足。因為近年來媒體行業的變革,對于全國多數縣級媒體單位來說,單靠自身力量難以完成融媒體中心建設任務。
基于現實,北京、江蘇、浙江、山東、湖北、福建、廣東等絕大多數省市,依托省級廣電系統力量,打造省級平臺,構建省域縣級融媒體中心一體化技術框架。省市縣融媒中心后臺打通,N個APP、N個產品共享一個后臺,從而支撐萬級產品,連接億級用戶,所有稿件進入云稿庫,實現多終端的全覆蓋。這種雁陣發展模式,保證了僅用2年左右時間,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全國的全覆蓋。
“贛云”平臺由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承建和運營,是江西廣播電視臺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發的云平臺,是江西廣播電視臺的“頭號工程”,通過全方位再造業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實現向新型主流媒體轉變。同時,積極響應中央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號召,將自身的技術、內容和運營資源向縣級融媒體輸出,賦能江西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贛云”的基本情況。“贛云”包括“9+2+1+N”,即“9 大平臺”:媒體融合平臺、移動采編平臺、廣播電視匯聚平臺、新聞報料平臺、直播平臺、民聲問政平臺、政務與服務平臺、智慧黨建平臺、輿情監控與新媒體管控平臺;“2入口”:“智慧江西”的超級入口、世界看江西的超級入口;“1個數據庫”:江西全省權威云稿庫;“N個產品”:支撐黨政機關、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等N個新媒體產品。
“贛云”可支撐萬級新媒體產品,服務億級用戶,具有三大創新功能:一是實現各類各級媒體內容生產的共享互通,形成新媒體內容的“云稿庫”,打造內容生產和匯聚的“中央廚房”;二是能夠大規模快速建設移動客戶端,發布各級新聞和政務信息,聚合微博微信等賬號,提供公共服務入口;三是全平臺實時信息管控。
“贛云”建設目標為:建成一個全國領先的“贛云號信息云航空母艦”,打造江西新媒體大數據中心及覆蓋全省、功能完備、互聯互通、運行順暢的移動網絡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形成良性發展的新媒體生態圈。
“贛云”的主要創新。“贛云”具備江西全省各級融媒體中心新媒體內容產品的快速生成和匯聚、新媒體內容生產和分發、輿情監測和傳播效果分析、內容智能審核、網絡安全保障等多種能力,能夠有效提升移動新媒體產品運營能力,平臺具有強大的視音頻生產發布優勢,可擴展可共享的平臺架構優勢、豐富的可運營的功能優勢。其主要創新和功能特點如下:
功能——功能模塊化,全平臺“一鍵部署”。擴展能力強,可以靈活添加應用模塊,具備良好的二次開發能力,能為新功能提供相應開發接口。
內容——具備PC網站、移動客戶端、微博矩陣、微信矩陣一體化的內容生產和管理能力,平臺內所有圖文視頻均可實現“一次采集、多元化生產、多渠道發布”。
產品——系統可支持快速開通子站點,子站點可綁定獨立域名,提供豐富的應用模板和風格選擇,支持站點間數據共享,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開通新站點,能夠快速構建“網站”“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產品。
服務——以新聞為基礎,快速實現傳播主平臺+各類服務的功能,圍繞“贛云”主平臺可快速搭建新聞“+政務服務”“+黨建服務”“+電商服務”“+健康服務”“+便民服務”功能。目前平臺已與全省政務服務平臺“贛服通”合作,將全省政務、民生等服務事項引入到“贛云”平臺,通過服務增加用戶對平臺的黏性。
輿情——先進的實時輿情監控功能。平臺內置的“輿情態勢感知系統”可以通過實時便捷的云統計分析,基于大數據提供精準的輿情分析和選題決策支持。
安全——按三級等保安全標準建設的媒體信息平臺。
效率——采用廣電網絡千兆傳輸專線鏈路,全網CDN分發,以廣電網絡千兆傳輸專線鏈路作為連接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專用通道,實現安全高速的信息交互。
共享——同步迭代升級,高效共享資源。通過建立全省媒體資訊聚合平臺,實現全省各級媒體單位內容生產的互通共享,打通不同形態媒體資源互通互融壁壘,形成江西省新媒體內容的云端資源庫,實現縱向和橫向的資源聚合和共享。
智能——平臺具備人工智能內容審核能力,進入平臺中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都會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篩查才能進入人工審核流程,極大提升了平臺內容的安全性。
“贛云”的建設歷程。“贛云”已完成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贛云”融媒體中心在2018年建設完成,旨在構建一種跨地域、跨部門、跨媒體、跨終端的融合生產技術平臺,實現“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的融媒體生產方式。
該項目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一代的IT技術為基礎,打造整合的新聞采編業務平臺,通過連通內外資源,形成統一指揮調度的、廣泛連接的、分布式的、協同緊密的新聞融媒體中心,提升內容的生產力、創新力。
通過融媒體中心平臺建設,打破江西廣播電視臺內部頻道、頻率和新媒體生產部門之間的邊界,使全臺內容的生產與發布可同時在組織內部所有媒體中進行,真正實現融合高效協同的媒體運作機制。同時,融媒體中心基礎平臺也實現了江西省內省、市、縣三級融媒體中心的內容垂直一體化整合。江西全省各融媒體中心每天生產的新聞資訊都可以在這個平臺匯聚共享,全省廣電所有電視頻道也全部接入到這個平臺,為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內容協作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2019年完成了“贛云”二期項目《贛云新媒體生產發布平臺》。平臺主要建設目標:一是提升新媒體產品建設能力;二是增強技術輸出能力,提升縣級融媒體中心業務承載力;三是加強大數據分析能力和人工智能在媒體業務中的應用。2020年,在“抗疫”“抗洪”等重大宣傳中,“贛云”聯動各縣級融媒體中心,推出一系列優秀作品,在實戰中聯動、在實戰中融合,策劃引領、資源共享,形成合力、開創新局。
“贛云”的領先優勢。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以下簡稱江西網絡臺)作為江西廣播電視臺的新媒體單位,負責承建并運營的“贛云”平臺,能夠充分利用現有媒體和網絡資源,節省大量建設投資和運維經費,并快速整合江西媒體資源,提升各級媒體傳播水平,保證項目達到預期建設目標。主要優勢有:
一、媒體資源優勢。江西廣播電視臺擁有江西省級媒體90%以上視音頻媒體資源和制作能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優于其他傳統媒體。視聽內容是廣電的核心競爭力,廣播電視頻道頻率眾多,內容生產量巨大,節目內容形態多樣,能為用戶提供豐富的資訊和娛樂體驗,通過媒體云的建設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網絡優勢。江西廣播電視臺遍布全省的廣電網絡可以快速連接起全省各媒體單位,并通達全省廣大用戶的各種類型終端,避免重復建設和因大量租用電信運營商線路產生的各類費用,降低媒體云網絡建設和日常維護成本。
江西廣電網絡近二十年投入三十多億元建成光纜傳輸干線網9052公里,本地網光纜長度超過40萬公里,網內用戶646.04萬戶,渠道資源豐富(全省95個分公司,形成省、市、縣、鄉鎮四級構架),有線電視雙向覆蓋率已達到95%,戶均帶寬超過50M。遍布全省的廣電網絡分支機構能較好地保障未來媒體云的分布式部署、建設、運營和管理,而且還可通過廣電國家光纜干線連接中央和其他省市媒體,江西媒體云也可以與中央和其他地方的媒體進行互聯互通、相互融合。
三、人才隊伍優勢。江西廣播電視臺共有8000多名干部職工,具有媒體云所需各類專業人才,既有采編播人員,也有大量IT人員,多年來積累大量新媒體開發經驗,具備大數據分析和數據存儲相關技術,擁有成熟的平臺研究技術成果和軟件中間產品,能夠很好的滿足媒體云建設、應用和運營的需要。
四、融合優勢。江西廣播電視臺早在1999年就利用廣電網絡與各市縣臺開通新聞傳送和各類直播信號的傳送。江西廣播電視臺將充分整合這些資源,依托“媒體云”平臺,使各級融媒體中心不斷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有效服務于各級黨政機關,幫助基層群眾排憂解難。
五、基礎環境和設施優勢。廣電行業的安全播出要求非常嚴苛,如機房環境、電力、安防、防雷等。在江西各媒體單位中,目前只有江西廣播電視臺能夠提供完全符合省級媒體云各項技術要求的機房場地。
六、大型項目實施經驗的優勢。江西廣播電視臺近年實施的超過千萬元預算的各類工程有數十個,都按預期圓滿完成。對于媒體云這種實施周期長、涉及面廣的大型綜合性項目,江西廣播電視臺有能力很好地實施完成。
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提出盡快建成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縣級融媒體中心面臨著深度融合的發展重任,需要省級廣電平臺進一步提供技術、內容、運營等多維度全方位的合作與支持,為其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贛云”積極落實《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相關要求,確定大數據、壯大基層輿論陣地等4個著力點,力求為推動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深度融合發展提供有效途徑,為江西各級黨委政府落實意識形態主體責任提供重要手段,為壯大網上主流輿論陣地提供平臺保障,為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提供有效工具,為建設網絡強國提供重要保障。
“贛云”努力構建廣電特色的大數據產業體系。江西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基本依托縣級電視臺改造而成,“贛云”通過構建全媒體業務統一運營支撐和發布系統,整合各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新媒體產品的整合。縣融媒中心依托媒體云后臺,已低成本自助生成自有品牌、獨立運營的PC、微信、微博、APP等多終端一體化新媒體產品。今后,將通過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此平臺基礎上,謀求構建江西贛云大數據中心,打造立足江西、輻射長江經濟帶、面向全國的區域綜合性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中心,構建大數據產業體系。
“贛云”獨有的分級管控手段將主管部門管控落到實處。“贛云”在江西全省的運營,是對江西省、市、縣三級融媒體中心進行統籌,向全省11個地級市100個縣提供獨立的品牌(獨立客戶端、獨立網站)、獨立的運營權,以及軟硬件、內容共享的子平臺。借助各級平臺,各地廣電、網信等部門對當地移動政務新媒體的內容進行整體把控,省廣電局、省委網信辦進行分級管理,真正實現分級管控。
“贛云”將從根本上解決基層自有輿論陣地壯大的問題。目前,市縣直控的網上正能量宣傳還沒形成規模效應,在網絡輿論場中處于弱勢地位。“贛云”平臺利用國內成熟、領先的技術平臺,為各地配套建立獨立的移動政務新媒體平臺,完成各地市的網上自有輿論陣地建立發展的工作,同時還利用江西廣播電視臺優秀的軟硬件實力及采編運營能力,向各市縣提供包括內容運營、新媒體運營、技術培訓等大量輔助性工作,著力解決縣融媒中心在人才、技術等方面的痛點。
“贛云”對全省移動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起到有效促進作用。“贛云”將有力促進江西省各級政府向法治型政府、服務型政府、責任型政府和廉潔型政府轉變。“贛云”能滿足公眾隨時隨地的一站式政務服務需求,倒逼政府部門、相關事業單位等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提供者優化流程、提升服務,與社會公眾共同營造良好的公共環境。以服務百姓為核心,促進政府提高行政效率、規范監管行為,提升政府形象,逐步形成法制化、人本化、標準化、智能化的行政服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