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在國內最出名的電視劇版是央視1998年和2011年拍攝的兩部全本,以及更早的1982年的山東版《水滸》(40集)和1983年的《武松》(8集)。香港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拍過《三打祝家莊》和《智取生辰綱》等水滸故事。
1972年邵氏公司拍過一個多小時的電影版《水滸傳》,該版本由張徹執導,姜大衛、狄龍等明星出演,僅選取“吳用賺盧俊義上山”這段劇情。
1993年,香港又拍攝了一部《水滸傳之英雄本色》,梁家輝、徐錦江和王祖賢主演,選取的是林沖蒙冤、風雪山神廟的片段。此外,香港還拍過多部《水滸笑傳》但笑料過于低俗,格調不高,倒是1992年TVB打造的《水滸英雄傳》體現了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視劇行業的普遍水準。
作為中國的鄰國,日本曾于1973年拍攝過26集的連續劇《水滸傳》,劇情和服化道與原著有不少出入。該劇曾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播放,演員使用英語對白配音,時而唱起日語歌曲,背景又是中文漢字,觀感怪異。不過正是因為這部日版《水滸傳》,讓不少西方觀眾知道了中國的這一名著。
2010年,英國、加拿大和臺灣地區制作人還合作拍攝52集動畫片《水火108》。2015年,法國也拍攝了動畫電影《王子與108煞》,是一部基于中國古代歷史和《水滸傳》108位英雄的“水滸外傳”。雖然幾乎是原創劇情,但在成熟3D數碼動畫技術加持下,看得出創作者對中國文化充滿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