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猛 張明娟
摘要:水果玉米富含營養,含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色香味美,備受人們喜愛。該文主要介紹了水果玉米的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合理選地、播種管理、定期查苗去分蘗、間苗和松土、田間水肥管理、采收與保存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優質栽培技術要點,以加快玉米優質栽培,提高整體產量與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水果玉米;品種;播種;施肥;苗期管理;采收;病蟲害
齊 猛,張明娟. 優質水果玉米栽培技術要點[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3):55.
水果玉米具有外薄內嫩的特點,富含亞油酸,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生產為罐頭全年銷售。要加強水果玉米的優質栽培,以提高產量與品質,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
一、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品種選擇是高產的基本保障,選擇時應以“因地制宜、因種適種”為原則。目前較為受歡迎的品種主要有中甜、金冠及雪甜。
播種前先將雜粒、破損粒清除,晴天時將種子在陽光下晾曬1-2天,提高種子出芽率。種子包衣可以防治病蟲害,種衣劑可選擇阿菌維素等生物制劑。另外,玉米種子在播種時應采用55%甲拌磷乳油及40%辛硫磷乳油拌種,或使用濃度為25%的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 g,與50 kg清水混合后浸種,達到防治莖基腐病的目的[1]。
二、合理選地
選擇種植區域時,盡可能選擇平緩地勢、土壤肥沃、光線充足且易于澆灌的區域,確保種子生長環境適宜,提高出苗率。為防止串花影響最終品質,水果玉米在種植期間應與其他品種留有一定間距,至少300 m,也可與普通玉米錯時播種,避免串粉。
三、播種管理
播種的最佳時期在4月中下旬;采取地膜覆蓋模式種植,可提前10-15天播種;采取育苗移栽模式,提前20天播種。水果玉米籽粒小,在成長中發芽頂力不足,幼苗弱,播種時應重視種植密度。一般種植密度為3000-4000株/畝,株距平均在25 cm左右。為保證種子的發芽率,播種時每穴最好種植3-4粒,播種深度不宜過深。用于制作罐頭的玉米,可依據工廠需求安排播種時間[2]。
四、苗期管理
1、查苗、去分蘗
出苗后應及時查苗補缺、清除雜草,苗期與中期應將分蘗及小果穗掰除,通常有分蘗萌芽時就要去除,間隔1周左右再去除1次。
2、間苗和松土
三葉期要進行間苗,每穴留下2株;五葉期要定苗,此時建議留1株。五葉期影響葉片生長總數量,要給予充足的水肥提升葉片成長量。水果玉米根系較為發達,耗氧量大,要及時松土。
五、科學施肥
肥料是種子生長的催化劑,也是產量的保證,必須合理施肥,使用有機肥,施肥標準為30-45 t/hm2。按照種子種植量確定施肥比例,盡早施苗肥,同時配以氮肥、鉀肥及磷肥等,倡導加施有機肥[3]。
在大喇叭口時期及孕穗期建議中耕松土,同時追肥,可施用復合肥與氯化鉀,施肥后培土。一般在植株旁10 cm施用追肥,避免肥料與根系直接接觸。及時除草,以免雜草吸收肥料養分造成浪費。水果玉米生長至7-8葉時植株會出現分化,這一階段對水分要求極為嚴格,需水量較大,要定期灌溉。
六、適時采收與存儲
玉米發育成熟后應適時采收,相較于其他玉米,水果玉米成熟期顯著較早。當然,成熟時間也會受環境影響,需進一步結合玉米須顏色判斷,臨近成熟期,種植戶可先采摘樣品試嘗,最后明確采收時間。采收時盡可能選擇早晚時間,以免午時溫度過高影響水果玉米的品質。水果玉米建議冷藏保存,以免水分迅速流失,影響食用口感[4]。
七、病蟲害防治
玉米栽培時應科學、全面管理,肥料不足易使植株過早衰弱。重茬過多亦或是雨水過多容易出現大葉斑、小葉斑病。發生葉斑病可在初期噴灑藥物,間隔1周噴藥1次,藥物選擇多菌靈、甲基托不津與代森錳鋅等。
粘蟲病可使用敵百蟲粉劑,殺蟲效果好;或使用敵百蟲與敵敵畏聯合殺蟲。通常雌穗花絲蟲害較多,可于花絲枯萎時噴灑生物殺蟲劑預防蟲害。
玉米螟也是水果玉米常見害蟲,建議采用滅蟲燈物理預防。化學預防通常在大喇叭口時期采取白僵菌粉,將其研磨成顆粒劑散施在心葉,效果理想。中后期可使用濃度為1.5%辛硫磷顆粒劑,置于心葉達到預防效果。
蚜蟲對水果玉米產量、口感均有較大影響。這種害蟲一般吸收葉子、莖稈上的養分,使玉米葉片枯萎,甚至造成植物枯死。此類害蟲傳播能力較強,若未及時處理可使植物大面積死亡。可使用施阿克泰或者優樂得噴灑防治。
八、結語
本文重點闡述水果玉米優質栽培及時要點,要科學選種,做好幼苗期管理,同時加強肥料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在適宜時間收種,可保證水果玉米的產量與品質。
參考文獻
[1] 馮付聰. 水果玉米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20(5):26-27.
[2] 石作雄. 水果玉米無公害栽培技術[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3):13+19.
[3] 張雪彪,閆建賓,龐 旭. 水果玉米栽培技術要點初探[J]. 南方農業,2018,12(8):25-26.
[4] 王銀霞,王雪云,王慶鐸. 水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 農民致富之友,2017(1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