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常飛
【摘? 要】作業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在新高考改革的教育形勢下,讓所有的學生都做同樣的機械性作業,已經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達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這也不符合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高中物理趣味性作業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延伸環節,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培育能力,又可以發展個性、培養興趣、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高中物理;作業;趣味性
引言
趣味性作業的完成情況可以反饋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引導學生不斷進步, 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師生情感的交 流。因此,我們不僅要創設好的課堂教學模式,也要創設具有趣味性的高中物理作業,以激發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發揮學生的潛能。好的高中物理趣味性作業,在考慮可實施的前提下,要強調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要有積極性、主動性。通過趣味性作業內容和針對學生的個性化設計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鞏固所學知識。根據以上情況,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強調高中物理作業的靈活性
為了適應高中生的個性發展,體現因材施教的教育觀念,在設計物理作業時要考慮作業的靈活性。科學的帶有趣味性的作業,要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環 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靈活性就是要打破傳統的、單一的書面作業形式,既可以是口頭形式,也可以是搜 集整理的形式,還可以是動手操作或者自我展示等形式,當然也 可以是幾種形式相結合。例如在學習“牛頓運動定律”后,我們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質量可以用天平來測量,那么在 宇宙空間,怎樣測量物體的質量呢?讓學生設計測量質量的實驗方法,不限原理。設計這樣的課后作業,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力、想象力,找出多種不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方法。只要是可以 測出質量的方法都應該予以肯定,然后再討論是否可以應用于太 空。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測出物體的質量, 體會成功的喜悅,同時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總之,教師要考慮采 取多種手段,通過多種形式的作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真正喜歡完成作業,提高成績。
2.注重高中物理作業的開放性
教師在設計物理作業時,要努力打破傳統的作業形式,不拘 一格,要注意作業的開放性和求異性,不要強調答案的單一性。設 計這樣的作業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打破思維定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對學生因材施教。例如在處理運動學問題時,既可以運用公式解決問題,也可以利用圖像 解答,當然也可以兩種方法相結合。只要學生能說明其中的道理,就都是好方法。在學習“電磁感應”時,可以引導學生找出生活中 一些關于電磁感應的例子,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實例,如變壓器、 金屬探測器、安檢門等,當然也可能是一些意想不到的例子,但是 只要是和本節課有關,就應該予以肯定。這樣的設計,有利于讓知 識的掌握過程融入日常的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物理來源于生活,知識來源于生活。容易讓學生明白學習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而且獲得了生活中的一些實用技能。
3.提高趣味性作業的設計質量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高中物理趣味性作業的設計質量。設 計作業時要積極轉變思想,避免過于陳舊老套,要有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后,可以讓學生設計一種測量班級樓層到地面高度的實驗。學生自然會想到自由落 體,然后設計實驗并制訂計劃,學生配合記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 處理。再例如學習“動量定理”知識后,可以讓學生設計高處扔雞 蛋的方法,怎樣才能讓雞蛋完好無損,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在動量 變化相同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延長雞蛋與地面作用時間的方法減 小作用力。但延長作用時間的具體方法多種多樣,學生可以自由 發揮。這種設計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的聯系。而且這樣的作業有一定的探究性、操作性、趣味性,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動手操 作能力,掌握一定的物理學習技巧,積累更多的生活素材,進而提 高物理學習興趣,夯實基礎。
總之,物理作業是學生課后為了鞏固所學知識的既定任務, 是教學工作的一部分。而有質量的趣味性作業可以提升學生的動 手操作能力,是培養學生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徑。同時,趣味性作業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現 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端正態度,認識趣味性作業設計的重要性,注重創新,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發 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通過趣味性作業的設計營造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適應我國教育形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金于航. 淺談開放性作業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9(02):15.
[2]蘆小剛,韓曉宇.高中物理分層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3):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