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頌恩
在當今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面臨西方科技教育封鎖、產業鏈國際合作受挫等巨大挑戰,科技、人才競爭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浙江考察時強調,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總書記強調要推出招引人才、促進創新的實招硬招。因此,我們要把握機遇,優化服務,廣納天下英才,尤其是“海歸”高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物質資源供給并不是引進人才的關鍵。引才貴在引“心”,貴在以“全鏈條”服務優化人才“生態圈”,尤其對放棄許多利益回祖國創新創業人才,搭好一片能干成事業的舞臺更為重要。
人盡其才方為才。各地在引才“關口”應當強化需求導向、精準引人、個性施策,不以數字論英雄,而以引進質量、使用績效論成敗。集中力量引進國家和地區戰略性產業、科技痛點、產業鏈堵點上的人才,加大投入,保障引進人才有用武之地、創新創業能落地開花,防止人才、資源兩浪費。
高新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市場投放推廣、融資上市壯大……人才成就一番事業常常需要“十年之功”。我們引進人,更要用好人,應當把人才服務融入到人才發展及其創新創業的全過程。浙江省有不少探索工作值得支持和推廣,如專門設置的“人才銀行”助力人才創業融資;打造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綜合體為人才集成提供技術轉移、科技金融、財務稅務等全方位服務,等等。非凡之際引進非凡之人須得用非凡之策,人才政策與服務非突破習慣、有所創新不可。
引鳳要筑巢,引才更須“留心”。人才創業創新的“大事”要服務好,“海歸”人才融入新環境、購房安家、子女就學、社保醫保等鬧心煩心的“小事”也必須幫助予以解決。要運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和做法,把這些問題納入“人才一件事”化解,讓海歸高科技人才在中國安心工作、專心發展、開心生活。
責任編輯: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