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年
[摘要]數學有著較強的邏輯性,所以,多數學生會覺得數學學習難度較大,知識不容易理解,從而導致對數學無法產生興趣,甚至對數學產生厭惡的情感,這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非常不利。新時代背景下,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等都要進行創新與改進,這樣才能充分順應時代發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消除畏難心理,促進師生溝通,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感教育;高中數學;應用策略
在高中時期,數學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知識水平,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師生構建平等、和諧的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更加主動地與教師交流,通過交流來獲得學習上的幫助,而教師可以通過交流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據此來設計更靈活的教學方案。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目標
情感教育目標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言行,從而影響對學生的教學評價。情感教育目標的設立不僅和學生的認知有著緊密的聯系,而且決定了多樣化人才的培養成效。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的應用目標主要包含以下幾點:第一,高中數學教學要以課堂教學為基礎,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提升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和學習水平;第二,高中數學教師要結合課內外教學活動,不斷開闊學生視野,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感受到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充分掌握數學知識的生活價值和科學價值,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高中數學學習;第三,高中數學教學要利用合作教學及探究式教學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協作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等,讓學生通過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索過程和交流過程來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并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第四,高中數學教師要合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平臺,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要不斷發掘學生的潛力、開發學生的智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好鋪墊。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原則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要充分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主體性和主導性相結合的原則。學生的情感發展需要將主動活動作為基礎,這也是自我內化和外部強化協同作用的一種體現。高中數學教師應充分發揮數學課堂教學的作用,將情感教育融入其中,營造具有豐富情感元素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此氛圍下獲得情感體驗。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地位,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的同時,要通過引導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全體性和個體性相結合的原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運用情感教育時應一視同仁,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從學習態度、學習情緒、情感發展等方面了解學生,并幫助學生確定學習與情感目標。
三、情感教育的應用方法
(一)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新課標”要求高中數學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如啟發式教學、目標教學法等。數學探索和數學思想要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基礎,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并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通過實踐感受數學的樂趣。例如,在組織開展“七橋一筆”探索活動時,教師可以將七橋問題作為介入點,讓學生通過探索與分析嘗試解決問題,之后再靈活地轉變問題的重點與核心,利用字母符號來標記小島與岸邊的點,用直線來代表橋梁,充分簡化七橋問題,使其成為一筆畫的問題,并在此條件下讓學生分析一筆畫的流程,通過理解流程來深化奇偶點的概念知識和基本特征,從而得出結論。
(二)提高學生對教材的情感體會
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講解大量的公式、定理、性質等知識,并且在講解過程中也要重點突出數學的邏輯性,所以這種教學模式常常會在趣味性和情感等方面存在一定缺失。教師不僅要完成基本的知識教授任務,還要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觀察和體會來了解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找出教材中的趣味性知識,利用這些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遞推公式”時,教師可以利用情感元素和生活元素來引導學生理解“假如一只小兔子一個月可以生一公一母一對小兔子,小兔子在成長3個月后也能繁殖,同樣是一個月生一對小兔子。現有一公一母兩只兔子,且都可以直接繁殖,如果沒有兔子死亡,那么在10個月之后,總共有多少只兔子?”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探討問題的解法,可以讓學生先列出公式,再通過推導來了解其中的規律。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并從中感受到樂趣。
(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
教師的教學水平及綜合素養至關重要,教師應對教學事業具有較高的熱情,只有這樣才能將熱情和積極性帶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下更加積極地學習,并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更愿意與教師溝通,這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還要提升自己,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靈活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水平是拉近師生感情的重要紐帶,而師生之間的情感便是開展情感教育的基礎性條件。
(四)構建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為了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構建與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表現等全面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要以激勵和獎賞為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學生在獲得教師的認可時,便會產生興奮和積極向上的情感,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強烈的欲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盡可能地給予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并通過日常教學中的溝通、觀察了解學生,要鼓勵學生的長處,讓學生能夠揚長避短。如在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正確地解答出一道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難題時,學生發現了一種教師從來沒有講過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時,教師要及時表揚。教師的贊賞和鼓勵是學生所渴求的,這是一種自己不懈努力后獲得的認可,這直接關系到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若學生在解題或回答問題過程中出現紕漏或錯誤,即便錯誤再低級,教師也要通過鼓勵讓學生正確看待并改正自己的錯誤。
評價方式多種多樣,教師應確保評價的真實性和勉勵性,不能讓評價流于形式。學生往往十分重視教師的評價,教師要給出客觀的評價。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常常未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應運用客觀的評價、委婉的語言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錯誤,并通過鼓勵給學生提供彌補錯誤的動力。教師的態度和語言是至關重要的。
高中數學教學與情感教育是相互促進、相互協作、相互融合的關系,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的情感作為基礎,發揮情感教育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錢農文.高中數學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
[2]沈文雅.高中數學情感教育的研究及實施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
[3]寧永亮.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4(10).
[4]楊巧冬.淺談高中數學學科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求知導刊,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