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
(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第八中學,新疆阿克蘇 843000)
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英語的教學應當拓展更新的、更靈活的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英語作為一項語言技能,更重要的在于說與聽,英語的學習是一個合作互動學習的過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引導下,小組公平競爭,全員參與,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可使課堂成為一個創發的過程,而不是教師的獨角戲。
小學英語中詞匯教學通常是教學重點,但又是難點,對于學生而言,詞匯的學習往往是枯燥無趣的,而且又容易遺忘,通常是今天背了,明天忘,讓學生產生了畏難情緒。以往教學中,教師反復領讀、拼讀,學生背誦、默寫,一度讓學生認為英語就是背單詞。單詞的記憶需要具體的情境和語境,并且在應用中才能實現交際功能。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創設相應語境,讓學生小組中通過游戲的方式完成學習,可使學生熱情高漲[1]。
英語是交流工具,對話教學貫穿于英語教材的始終,但是以往通過教師的范讀、領讀,然后學生朗讀、背誦這種方式,既不會讓學生對對話有深入的理解,也不會讓學生對對話的應用有直觀體會。結果就是在背誦時滾瓜爛熟,在應用時一片空白,失去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能力,失去讀說英語的自信心。而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組內成員扮演不同角色、互換角色問答,讓學生在感受問答的同時,做到組內成員互相糾正、互相學習,無論是在臺下還是臺上,小組是其每個成員的強大后盾,通過這樣的方式,可消除一些后進生的自卑感,增加了他們說的自信心。
英語的學習需要情境,尤其是小學英語學習,語言工具本就是從生活中來,再應用在生活中。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情景表演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對于英語的應用有深切體會,進而自發探索生活中英語的應用。事實上,教科書中的許多課文本就是情境,可以讓小組合作表演。比如,打電話、購物、問路等情境,讓孩子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真實的生活,釋放學生天性,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從而讓小學英語教學充滿生命和活力[2]。
合作小組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的創建。首先人數上不能過多,4 ~6 人效果最佳,其次小組成員在性別、性格、特長、學習成績等方面應該有所差別,使每個小組實力均衡,這樣競賽才能有好勝心和競爭力。因此,就需要教師對每一名同學的學習狀況、性格秉性、優缺點等了如指掌,從而根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能力、個人性格等的差異進行合理的搭配,使他們相互學習合作、共同進步,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而且小組成員的座位應該臨近,最好采用圍坐式,同時給成員的情景表演、游戲開展等留有位置。最后,要確定成員角色,推選組長或者組長輪流制、選派監督員、記分員、收發作業等使每個組員都有事做,而且爭著做,輪流做,共同為小組爭光。創建的小組保障能力平衡良性競爭的同時,也要形成良好的合作機制、評價機制,從而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意識,既能提高合作效率,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
2.2.1 課前的小組合作預習
通過組織小組合作預習,既可以減少課堂上在單詞和課文教學上的時間,還可以幫助小組成員主動掌握英語的自學方法。英語的課前預習需要小組成員嘗試讀單詞、查單詞、讀課文,把不懂的單詞、句型、段落等進行交流,互助學習。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布置一些前置性作業,安排成員在小組內討論,再推選成員進行匯報。比如,教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 前可以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用1~2句話說一下自己周末經常會做些什么事情?然后請每個小組代表進行匯報,尤其鼓勵膽小、成績差的學生在小組的討論、幫助下能主動發言,并且給予及時的表揚,這就使得后進生有了預習的路徑,而不是自己橫沖直撞、效率低下的學習,同時,通過學習好的組員的帶動幫助后進生取長補短,從而獲取成功的喜悅,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2.2.2 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
在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角色扮演、競賽游戲、小組討論等等方式,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并且在通過活動緊緊抓住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把英語課堂變成一個展示自我能力的課堂。比如,學習 What day is it today? 時,根據課文內容 提 問:What’s your favourite day? 及 Why do you like……?先小組討論五分鐘,然后進行游戲接龍比賽。同學們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觀點,教師順著學生的表達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重點句型并感知課文,整節英語課堂輕松、自在,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2.2.3 課后小組合作復習
學習在某種程度上是重復的過程,真正掌握僅靠課堂上的時間遠遠不夠,在一天的學習后,及時的復習十分必要,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不懂得如何進行課后復習,認為把作業完成便萬事大吉。通過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互相提問、測試,比如單詞的復習,輪流背誦,如果通不過則需要給其它每一位成員依次背誦;對于課文的背誦可以兩兩合作,組長監督簽字。對話的練習可以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答不上則被組員扣分,把分數加給對方,學期結束后分數最多的組員獲得相應獎勵。除此之外,通過“一幫一”方式由成績好的學生負責教會成績差的學生,保證人人過關,組組過關。在復習課文時,主要是以分角色讀對話的方式進行,小組長要分配好組員的角色,而這對于小組中基礎差的學生來說,此時就是培養其大膽開口的好機會。通過這樣的合作復習,學生之間學習積極主動,人際交往能力、合作意識大大增強。
小學階段,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小學生也為得到教師的評價而努力著,所以,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利用好評價可以給予學生自信,活躍課堂氣氛,促使教學順利進行。
2.3.1 物質與精神獎勵相結合
現在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父母的有求必應使物質獎勵對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小,盲目獎勵不如“投其所好”,也就是讓學生寫下小組小心愿,然后大家一起努力,靠努力贏得獎勵,比賽結果跟小組的每名成員息息相關,不能單獨依靠某幾個人,也不能放棄某個人,每個成員的努力計入小組總成績。比如背單詞,小組每個成員完成一課的單詞獎勵小組5 顆小星星,累計到50 顆可以換一份小禮品,這個禮品屬于小組內的每個成員;100 顆星小組的每名成員都可以得到一張老師手寫并且全體組員集體簽名的表揚信,最后通過家長會交給家長,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成就感和榮譽感。
2.3.2 正確利用小組評價
小組評價是小組內成員對他人成員的評價,通過合作學習小組評價反饋,可以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和促進功能。學生通過互相幫助、互相評價可以讓他們的關系更融洽,學習的動力更大。比如作業、上課的表現、課堂聽寫、測驗等都可作為評價的標準,在期末時,選出每個小組進步最大的成員、表現最優異的成員、貢獻最大的成員等,然后設置光榮榜,讓成員互相督促、鼓勵、幫助。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把課堂還給學生、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尤其是對于英語的口語表達和聽力的提高幫助極大,而且給課堂注入了活力,讓學生輕松氛圍中完成學習,最終提高學習英語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