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陽
(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遼寧阜新 123125)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部門對于學校學生的需求逐漸由知識型轉向為技能型,尤其是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更加側重技能要求。所以,針對如今的這種現象,中職學校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就涉農專業課教學而言,學校應該組織教師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來對中職學生展開教學,從而能夠讓中職學生在學中做,逐漸提高中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人才,為社會所需,減輕中職的涉農專業學生就業壓力。那么,究竟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應如何在涉農專業教學中有效應用?本文對此作以淺談。
在理論知識的課堂講解中,教師不難發現這樣的一個實際問題:如區分玉米的不同品種,理論教學導致學生產生知識的混淆,即使剛學時大多數學生能夠區分概念,了解其特點,但是一段學習之后,在考試等情況的考察時,學生就會混淆概念,究其根本是無法實踐訓練,學生不能根據實際的觀察從而結合理論概念來有效區分不同的玉米同品種。所以,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更深入的學習與理解教材概念,明白之所以這樣區分玉米的不同品種,是從哪些方面而言的,只有學生通過親自實踐了解才能將教材知識真正理解與掌握,從而解決學生在知識概念方面的學習困難,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其本身的一些能力欠缺有效的培養,并且學生自主學習一些能力的意識不強,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引導、教育學生,但是學生日常的學習任務繁重,如果教師將學生能力培養與教學相分離,不僅導致教學效率過低,而且學生對教師的這種教學也會產生抵觸心理,難以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1]。因此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多參與實踐,由于農業實踐需要多人合作來研究、解決,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培養中職學生的合作精神,讓中職學生通過實訓這一過程提高團結協作能力,這對中職學生今后的工作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在中職學校的涉農教學過程中,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通過讓中職學生在課堂理論學習中進行實訓,在練習中強化知識概念,在知識理解中有所啟發,以此來不斷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中職學生成為應用型人才,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學校中學習今后工作應該具備的能力與素質,這也為中職學生畢業尋找工作提供較好的優勢,以便于學生就業后更容易適應社會工作。
中職學校對學生的教學引導,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成為技術性人才,因此,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就要求學生參加較多的農業實訓,那么在這一過程中,中職教師也會跟隨學生在農業觀察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學習進步,從而在提高教師專業教學管理能力的同時增強相關農業實踐研究經驗,提高涉農專業教師的綜合教學技能[2]。
在傳統的中職教師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解總是圍繞教材,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這樣教學之后,學生大多只是做到了解并學習相關理論概念,缺乏實訓,導致涉農專業學生的相關技能掌握程度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一層次,難以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去合理解決農業問題。所以,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中,涉農專業課程的相關教師應該注重將所教課程理論知識結合實際農業問題展開講解,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比如:在學習農作物病蟲害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教材了解農作物害蟲的類型及其特點,在理論上學習如何防止害蟲,診斷農作物的病況。然后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進行實際訓練,讓中職學生在農業環境下自主識別其所負責的農作物病況以及害蟲類型,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來防治農作物害蟲的問題。如此,只有讓學生及時利用教材所學理論知識來解決專業實際問題,把涉農專業理論教學與實際相聯系,才可以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的涉農專業教學中高效應用。
涉農專業的課程與實際問題緊密聯系,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除了要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之外,還需要學校加強本專業教師的師資建設[3]。首先,中職學校要多為教師提供機會,讓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之余深入到農業活動生產中,多獲得一些農業生產經驗,從而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與實際相結合,進而根據農業情況來劃分教學重難點,提高課程設計能力。除此之外,中職學校除了將本專業教師師資力量不斷加強之外,還可以邀請農業專業技術人員作為臨時專業教師,舉辦講座或者知識答疑,讓參與農業工作的技術人員為學生講解如今所面臨的一些農業問題,針對這種問題現階段可以采用哪些技術以及知識來解決,通過這種方式來更新中職學生的知識儲備。
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其核心與重點是實訓,通過實訓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因此中職學校要加強學校涉農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主要包括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首先,校內實訓基地主要指的是涉農學生實驗室建設,包括標本實驗室、顯微鏡室、化學實驗室等。從而便于學生在了解樣本的情況下正確地在農業基地采取植物或者害蟲樣本,避免學生無效實踐,除此之外,還能讓學生從先前的標本中了解早年的一些農作物病害情況,以便輔助現階段學習和及時的實驗研究,避免由于設施的欠缺影響中職學校涉農學生的學習進度。其次,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是指學校與社會相關農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在農業場中建立學校的實訓基地,以便學生參與現階段農業生產運作,讓學生了解如今農業情況,學習先進技術能力,從而為中職學生較早與社會工作相接軌,為其就業奠定基礎。
現階段的教學不僅需要正確有效的方式來引導,還需要有良好的評價機制。尤其是對于中職學校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這一模式而言,學校除了需要在教學的內容設計上不斷追求合理、高效,不斷強化農涉專業課程的師資建設,還需要相關涉農課程的負責教師健全本專業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評價機制[4]。首先對于其評價手段和方法,可以讓學生期末的綜合評價由“過程評價、考核評價”兩部分組成,其中的過程評價主要指:中職學生在參加實訓的過程中,針對其表現以及相關專題的農業研究成果,由任課教師、團隊合作的同學以及農業研究觀察人員進行多階段綜合評價。這個“過程評價”在學生期末的綜合評價中要占有重要比例。其次,考核評價主要是中職學生此學期的成績等方面的評價。除此之外,健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評價機制,要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即就是將方案評價、過程點評價、協作評價、安全評價等納入評價的范圍內。
總而言之,在中職學校的涉農專業教學中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讓中職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得以參與實際研究,緩解中職學生課堂學習壓力。因此,對于中職學校而言,為了有效提高本校教學質量,培養為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則顯得尤為重要。中職學校不僅要重視這一模式在涉農專業課程的實際應用,還應該為這一模式的應用創造良好的環境,從而保障涉農專業的教師能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農業實踐研究,中職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其中,實現高質量專業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