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泉
摘要: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一直是高職院校黨員管理的薄弱環節,這是由高職院校、企業、學生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本文將從做優頂層設計、做細流程管控、做強線上黨建、做精評價機制四方面著手,探索適合高職院校發展學生黨員的新舉措。
關鍵詞:高職院校;頂崗實習;黨員發展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高職院校普遍采取的“2+1”或“2.5+0.5”的教學模式對于進一步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也給學生黨員培養教育考察帶來了挑戰。根據《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入黨積極分子至發展對象、預備黨員至轉正的考察期均不少于1年,這就意味著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處于入黨積極分子或預備黨員培養教育考察階段。高職院校如何協同頂崗實習與黨員發展工作,破解校企管理分離階段黨員培養教育考察缺位的難題,探索適合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培養的新途徑、新舉措,對于促進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頂崗實習中黨員發展工作的現實困境
(一)高職院校:黨建生態復雜,協同機制缺位
對高職院校來說,頂崗實習階段的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制約。
一是高職院校本身重人才培養、輕黨建合作。職業教育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旨在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資源支撐,這就決定了人才培養工作的核心地位,高職院校在頂崗實習階段更加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對黨員發展工作重視不夠,加之受限于人力、物力、財力等現實因素,在管理頂崗實習的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方面投入的時間、精力明顯不夠。
二是高職院校面對的學生頂崗實習環境異常復雜,難以建立科學合理的協同培養體系。首先,不同頂崗實習單位黨建基礎不同。除了少部分高職學生學生在國企、事業單位實習外,大多數學生頂崗實習單位為民營企業,其中中小微企業占比尤為突出。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公布的《2018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有158.5萬家非公有制企業法人單位建立黨組織,而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超過3200萬家,吸納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人數最多的企業黨建基礎最為薄弱。其次,大多數頂崗實習單位沒有將實習學生納入黨員發展和教育培養的范圍。再次,學生頂崗實習地域分散,覆蓋省內省外,加之學生流動性大,傳統的黨員線下教育培養考察機制已經無法對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進行持續有效的組織管理。
(二)企業:優先生產經營,黨建基礎薄弱
和高職院校注重人才培養不同,發展是企業的第一使命,生產經營無論何時都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此基礎上,企業既不可能挑起發展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重擔,也缺乏配合高校做好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內生動力,對高校的黨員發展積極性不高。而對于沒有建立黨組織的企業來說,如何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進行教育考察和組織管理,基本還處在盲區。
(三)學生:教育管理缺失,黨性修養不強
從校園到企業,從學生到準畢業生,處于頂崗實習階段的大多數學生缺乏對黨員發展工作的認同感。一方面,這是環境變化帶來的心態轉變,身處校園,團支部推優、黨校培訓、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等營造了濃厚的入黨氛圍,但在頂崗實習階段,學生大多忙于尋找合適的工作崗位和提升個人能力,忽視了政治理論學習,入黨積極性明顯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校企合作協同發展黨員機制的缺位,入黨積極分子或者預備黨員對黨組織的培養考察重點知之甚少,主動參加政治學習、向黨組織匯報思想的頻次顯著減少,加之地域因素等的限制,培養聯系人或入黨介紹人教育管理無法延伸至企業,黨員發展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頂崗實習中提升黨員發展質量的路徑
(一)做優頂層設計,建立協同發展體系
結合高職院校黨建優勢以及企業黨建基礎薄弱的現象,高職院校各級黨組織在學生頂崗實習階段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按照“一方隸屬、雙方培養、三項對接”的原則,做好黨員發展工作。
“一方隸屬”指的是學生黨員發展教育、培養、管理的主體責任為高職院校各級黨組織,學生頂崗實習所在的企業僅配合開展相關工作,這既符合企業實際,也有利于高職院校充分結合學生一貫政治表現及在校情況,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培養情況作出科學理性的評判。
“雙方培養”指的是高職院校和實習企業聯合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或預備黨員。對于與本校學生頂崗實習聯系密切的、已經建立了黨組組織的合作企業,高職院校可以通過簽訂學生黨員聯合培養協議的方式,將黨建優勢融入校企合作中。對于零散吸收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無論是否建立黨組織,高職院校都可以通過向企業函調的方式,對在企業連續實習超過1個月的學生進行考察,將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在企業的綜合表現作為發展對象考察或預備黨員轉正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項對接”指的是在校企聯合培養黨員的過程中,高校黨支部與企業黨支部、高校黨支部書記與企業黨支部書記、高校培養聯系人(入黨介紹人)與企業班組長(師傅)之間要密切對接,保持雙向溝通,形成學生黨員培養考察的合力。通過“三項對接”,黨支部承擔起發展黨員的重要責任,支部書記對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頂崗實習期間的政治表現和日常表現進行綜合把關,培養聯系人能夠在企業未設立黨組織的情況下依然掌握學生在企業的綜合表現,確保校企聯合培養考察黨員工作突破體制機制約束和企業黨建工作現實困境,實現最優解。
(二)做細流程管控,健全組織協同保障
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作為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主體,要通過建立健全思想保障、組織保障、人員保障、技術保障四位一體的機制,建立覆蓋頂崗實習前-中-后三個階段的完整的管理流程,確保管理不脫節、學生不掉隊,真正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一要夯實思想保障。頂崗實習前,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要分批次組織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專題會議,確保每一位同學了解黨員發展工作程序,熟悉本人當前所處發展環節,了解今后一段時間黨組織培養考察的重點,以及本人向黨支部和培養聯系人(入黨介紹人)匯報的內容與頻次,要尤其注重講清楚發展黨員的評價標準和黨組織考核的要點。頂崗實習中,黨支部書記、培養聯系人、入黨介紹人要定期聯系學生,了解學生頂崗實習單位黨建工作情況,形成跟蹤管理檔案,為聯合培養考察奠定思想基礎。
二要完善組織保障。頂崗實習前,高校院校基層黨組織要向全體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發放兩項材料:黨組織出具的聯合培養推薦信、發展黨員培養考察基本情況介紹,為聯合培養學生黨員奠定扎實基礎。頂崗實習中,高職院校各級黨組織要注重做好三項工作,一是黨支部書記、培養聯系人、入黨介紹人要及時與企業黨支部書記、班組長(師傅)等建立聯系;二是要做好督促提醒工作,指導學生積極向企業黨支部匯報思想,參加企業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在頂崗實習期滿或調整實習單位前取得企業出具的培養考察意見;三是要指導學生積極向高校黨支部匯報工作動態和思想動態,鼓勵有條件的學生返校參加政治學習、主題黨日和黨員志愿服務活動。
三要加強人員保障。統籌做好基數龐大的頂崗實習學生校企聯合培養工作,既要提高基層黨務工作者能力和素養,又要從根本上解決基層黨務工作者配備不足的問題。對此,高職院校各院系級黨組織要注重專職組織員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專兼職并重的黨務隊伍,安排專人負責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此外,黨支部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團小組作用,通過黨員定點聯系團支部的方式,指導頂崗實習的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向黨組織靠攏。
(三)做強線上黨建,打破時空地域限制
頂崗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管理的一大難題就是地域限制,對此,有條件的高職院校要注重加強網絡平臺建設,建立“互聯網+學生黨建”學習、管理平臺,依托互聯網平臺確保黨員在頂崗實習期間學習有平臺、有痕跡,聯合培養有根據、有指引。條件不足的支部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做好管理工作,如通過QQ、微信搭建線上管理平臺,借助學習強國、紅星云等組織線上政治學習會議、黨支部工作會議,實現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的遠程管理;要通過量化考核的方式,將平臺學習積分轉化為政治考察積分,指導頂崗實習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要建立定期反饋機制,將學生參加組織生活次數、線上學習積分、提交學習心得次數、參加校內外志愿服務活動等及時予以公示,確保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政治思想不退步、黨性修養有提升。
做精評價機制,形成量化考核機制
對于頂崗實習階段的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高職院校要通過出臺《頂崗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發展量化管理考核細則》等制度,規范黨員發展工作,考核方案中要明確考核周期、考核項目、量化標準等。
一要明確考核周期。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周期普遍為1年或0.5年,而接收預備黨員及黨員轉正工作開展時間通常為6月、12月,據此,頂崗實習階段學生的管理宜以學期為一個考核周期,黨支部要對每個周期的積極分子、預備黨員考核情況及時予以公示。
二要明確考核項目。為考察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綜合表現,形成能否發展為預備黨員或轉正的意見,黨支部可以從日常考察和支部評議兩方面確定考核項,并按7:3或6:4的比例進行加權。具體來說,日常考察的內容為基本表現、黨性修養、先鋒作用等。基本表現包括按要求參加頂崗實習、遵守學生管理規章制度、實習階段專業成績考核情況等;黨性修養包括聯系支部情況、思想匯報次數、參加組織生活情況、線上學習積分、企業培養考察意見等;先鋒作用包括參加志愿服務情況、獲表彰情況、其他先進表現等。支部評議主要是依托學生的一貫政治表現和在校期間的綜合表現,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進行整體考察。
三要明確量化標準。考核項目確定后,要通過設置分值的方式,形成考核體系,這種積分制的評價管理不僅公正透明,而且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鼓勵他們在工作中充分彰顯先鋒模范作用。
綜上所述,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實行校企聯合培養既符合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也是新形勢下做優做強黨員發展工作的題中之義,高職院校要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發,全面提升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和高校黨建工作水平,為全社會輸送更多政治過硬、品性兼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霍仙麗.高職學生黨員校企聯動培養模式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4):46-48.
[2]劉振香,王璐,虞正燁.“黨建+校企合作”全鏈式思政育人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36):68-69.
[3]趙愛琴.校-企-行聯動的黨員培養教育實踐育人機制探索[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9(01),53-56.
[4]呂燦燦,劉長山,陳國鈞.高職學生預備黨員校企聯動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探索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36):108-109.
[5]趙剛,尹秋紅.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追蹤培養管理的探究[J]長沙叢刊,2020(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