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高校政工干部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擁護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遞著、學校黨員建設工作的踐行者和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以及接班人的培養者,自身的政治素質、知識構造、能力素養方面的職業發展素質需要以及職業發展的對外策略對政工干部自身的成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政工干部;定位;職業發展
在2018年9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說“應該主要培養以及組織一個能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隊伍,將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平時和個人。”這就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新的時代環境下,黨中央對學校政工干部工作有深切的希望以及最佳需要。
一、新時期高校政工干部的定位
高校政工干部主要應該組織學生和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有:高校黨委部門工作人員、在黨務或者團組織工作的人員、輔導員、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師等[1]。學校政工干部在學校中有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領,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責任,實際上而言應該扮演好以下的角色。
馬克思主義的忠誠擁護者。新時期的高校政工干部的任務特別重大、有光榮的使命,自己應該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時刻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旗幟,相信共產主義一定可以實現,應該做到忠誠擁護馬克思主義的衛士以及時代英雄[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者。在馬克思主義傳播到我國以后,和我國的具體情況互相融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構成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高校政工干部應該將傳播中國特色主義思想作為自身的責任以及使命,在管理以及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現階段,中國已經進入了新時期,將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這是中國共產黨一定要長時間堅持的主要指導思想。高校政工干部應該把掌握和宣傳履行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
二、新時期高校政工干部的職業發展
高校政工干部在新時期高等學校里的立德樹人方面扮演很多角色以及主要作用,這個隊伍的職業發展狀況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政工干部的職業發展會受到自己的素質以及外在發展路徑的影響與限制。
(一)職業發展的內在自身素質的要求
政治素質方面。高校政工干部主要做的是思想政治的工作,應該更加重視對政治素質層面的要求。政治素質也就是政治素養,這是高校政工干部一定要具有的基本條件,主要表現為政治立場、理論知識以及思想品德的幾個層面。政工干部政治立場應該和黨中央有一致性,堅決擁護黨的基本方針和政策,在比較大的問題上有明確的態度,在政治方面不相信謠言也不傳播,應該和錯誤的思想與言論做斗爭,確定立場[4]。現階段,應該具有“四個意識”、“四個自信”達到“兩個維護”。政工干部應該具有很高的理論水準,主要體現在全面了解馬克思主義以及中國特色這會主義理論,特別是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政工干部應該在道德品質層面起到明白道德、遵守社會公德,發揮身體力行,展現帶頭作用。
知識結構層面。知識結構即人們應該學習的知識內容和這種內容互相結合的程度,構造合理的知識系統是政工干部組織工作的首要條件。一名合格的政工干部應該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社會注意的發展過程、結構以及內容,應該知道黨的理論知識、運用黨的語言說話辦事。這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特別應該熟練的學習中國特色和會主義理論知識。政工干部必須有教育學以及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這能夠按照不同的被教育人員,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能力素質層面。政工干部因為要面對不同的人員,也應該具有很強的綜合素養。思想政治教師一定要具有職業技能以及素養;對于管理工作的政工干部也應該具有很強的行政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等基礎,還應該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風,能夠做到嚴格要求自己、寬容對待他人,經過熱愛工作崗位、為人民服務、言行舉止、衣著服飾、廉潔公正等幾個層面展現一個政工干部的能力以及素養,起到模范的作用,逐漸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職業發展的外部策略選取
高校政工干部因為其崗位性質的不同,他們的職業發展也能夠有對應不同的選擇路徑,能夠分成政工教師團隊、行政管理團隊和輔導員幾個方面發展。
政工教師隊伍通道。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其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研究二級部門體系的主要力量,將高校思政課程的教學工作做好,學校必須要關心這種教師的職業發展情況,根據制度方面設置在職教育、訪學訓練、職稱晉升、科研項目、管理考查和獎懲機制等,能夠為其教學與育人以及組織科學研究創造條件。教師應該更好的展現自己的優點,將講臺當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場地,讓思想政治課程朝著課程思政方面發展。
行政管理隊伍的通道。在管理方面工作的干部應該做好學校黨建工作,和基層黨建工作的實行與完成狀況這個類型人員的職業發展應該以職業晉升為主體,學校黨支部需要按照干部的五個準則,應該選擇好這種政工干部,為其配備對應的管理工作讓其作為升職渠道;科學制定培訓規劃,逐漸推進政工干部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方面的教育,讓其思想得到提高;探究實施職員制度,給一些長時間在行政崗位上、政治素養以及工作表現好的人員,適當的級別待遇,讓其產生工作的積極性;開通行政管理人員和與教師之間的渠道,一些政治管理人員在獲得職稱和學歷以后,按照自身的想法和學校的需求,能夠變為教師崗位,讓教師工作團隊更加充實。
參考文獻
[1]姚海燕,王繼云.論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身份認同[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9,34(04):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