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藝珍
摘要:《知識產權法》作為與我國創新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近現代財產制度,應注重課程思政教育。目前《知識產權法》教學中,存在著不能將專業知識講授與思政完美結合的問題,筆者從教學目標、教師素能等方面予以分析,并結合自身講課經驗,提出在培養方案中明確教改重要地位、提升教師思政水平、形成思政體系教育等教學改革意見。
關鍵詞:課程思政,知識產權,教學目標,思政體系
一、在《知識產權法》課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課程思政,是指在我國廣大教育事業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提升眾多受教育者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們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影響,其目的就是實現各類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同向同行,實現協同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知識產權法作為工業文明以來確立的與創新相匹配的近現代財產制度,是我國步入創新型社會發展的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其地位與功能不言而喻。因此,更應注重《知識產權法》課程思政教育,使之與社會發展步調相一致,從而更好地為創新發展提供助力。
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是創新發展的基礎。只有人才思想政治過硬,才能更好地推動科學創新發展。正因如此,更應注重知識產權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因此,《知識產權法》課程教育更應以思政教育為前提,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本科教學中去。
二、當前《知識產權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不足及困境
在教學目標上,沒有體現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通過對河南城建學院法學院2018——2020級本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近六成學生不知道什么是課程思政建設,兩成學生明確知道思政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等有關,但不能準確說出思政教育具體指的是什么。目前的知識產權本科教育,還沒有達到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完美結合,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受眾作用還不夠明顯。
我們雖然在大力推進課程思政改革,但還沒有將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在教學目標上沒有給予思政教育應有的重要地位,在教學執行大綱上也沒有強調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知識產權法教師缺乏課程思政理念,學生對課程思政熱情度不高。學生缺乏思政意識是因為教師缺乏思政意識。我們的教師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真正領會思政教育的真正內涵,依然是把專業課教學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不能認識到課程思政中方法論對專業課學習的重要意義,也缺少對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經驗和授課經驗。
學生作為課堂的聆聽者,也多注重專業課知識的學習,對課程思政缺乏關注,熱情度不高。
三、《知識產權法》課程與思政教育結合的具體路徑
在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思政教育理念。我國知識產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需求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復合型人才,使其對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增添助力。在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技能的同時,更多的要強調學生的政治素養及思想覺悟。在課程思政改革的背景下,我們不僅要注重知識,更應該注重政治素養、道德素養;不僅要實現德才兼備,更要實現德法兼修。因此,要實現課程思政的目標,就必須要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思政教育理念,將課程思政充分融入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去。首當其沖的就是要,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執行大綱中強調并注重思政體系教育,將思政教育貫穿始終,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而不是零星地、個別地穿插在專業課學習中。
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養,增強教師結合專業知識進行德育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師不僅在專業學習上對學生有很重要的指引作用,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塑造方面也有很強的引領和模范意義。教師自身的思政水平和道德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道德品質塑造。因此,要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增強教師結合專業知識進行德育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專業教學和思政教育無縫對接,達到二者的融合教學,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之形成良好地思想道德,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深挖知識產權課程思政元素,建立科學的思政教學體系。《知識產權法》作為與自主創新、國家科技發展緊密關聯的一門課程,內在蘊含的思政元素十分豐富,如果任課老師在備課時能多加留心,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相關案例及社會新聞,就能很好地進行思政教育。例如,在著作權相關課程教學中,講到作品,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在我國被納入到著作權的法律保護范圍之下,體現出我國在法律層面對民族文化及成果的特殊保護。但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時間短,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措施也不夠完善,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許多侵害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現象。
因此,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就是要求教師深挖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這要求教師要關注社會各方各面的時事新聞,能將理論教學與現實實踐結合起來,對有價值的案例有敏銳準確地篩選能力。
筆者認為,思政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對于《知識產權法》這門課程,科學的思政教學改革應針對這門課程的系統章節,針對每個知識點深挖其背后的思政價值,就是要在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的同時,建立完整的思政教育體系,兩者同步發力,才能將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完美結合,開出思政、專業教育齊綻放的雙開花!
參考文獻
[1]范振國.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本科法理學教學改革思考與實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8):132-133.
[2]李爽,李龍.民辦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探析[J]法制博覽,2020(03):229.
[3]王煒.輪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推進方案[J]教育教學論壇,2020(08):73-74.
[4]蔣慶丹,張喆.法學類課程思政“三環導入”教學實踐與思考[J]高校學刊,2020.24:78-81.
[5]王曉萍,孫曉紅,給予課程思政理念—法學本科憲法課教學的探索與創新[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19(2):5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