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遙
今年的買買買比往年要早些,剁手活動從入秋就開始了,為買床墊的事還跟娃起了爭執,她說一上學就軍訓,不用鋪床墊。人還沒到校,已經一口一個“我們學校”了,我有時聽她說“我們學校”的時候還很恍惚,以為她在說高中,猛醒過來,她已經考上大學了,雖然和這個大學遠隔千里素未謀面。
那幾天,我拿起手機就選衣服選床墊,手機都握得發熱,手機要是個人,估計也累得閃腰岔氣老眼昏花。可我這個挑花眼了的老母親還是樂此不疲,比挑女婿還精心。不然呢?離家的娃,和床墊親密接觸的時間可比跟媽媽時間長多了。去了陌生的地方,被褥床墊是抵御這個冷漠世界的最后一道防線。沒有了溫暖人情的遮蔽,和這個世界短兵相接的時候,必須把自己包裹的舒適安全一些啊。
有時心里竟有遺憾,娃的大學在南方,亞麻、蠶絲、竹纖維,再涼爽的東西,熱起來也是沒辦法的,只能緩解,不能消除。這時候的買買買就成了一種逆向情感表達——讓人感到涼爽,肯定不如讓人感到溫暖容易表達。從情緒上說,節制總比釋放的技術含量高。就像送娃去上大學這件事,明明離別是件傷感的事,可她是“天高任鳥飛”去了,你只能忍住不適應,忍住難過,盡量理性看待,甚至裝作祝福和開心的樣子。

娃的同桌去東北上學,她爸爸扛了3件行李被褥送她,到機場托運費就320元,我這個網購狂人笑話他說這些錢從新疆網購新棉被,買的被子夠全宿舍用了,還包郵。這個爸爸扛著被子千里送娃的時候,這種重量和繁瑣,也緩解了他即將變成空巢老人的難過和無措。畢竟人都有個錯覺,仿佛吃苦受累換來的,才是好的。就如同笨拙的媽媽做了一頓手工飯菜,雖然還不如外賣方便好吃,可里面的心意是重重的,多年以后,想起上大學時候爸爸給扛被子的情景,應該比快遞得到的情感傳遞要深厚濃郁吧。
到了各奔前程的日子,娃在網上圍觀同學們君向瀟湘我向秦,有的同學走的時候流露出傷感和悲壯的情緒孔雀東南飛,一步三回頭,五步一徘徊,儀式性的吃了三秦套餐,本地的同學在底下留言“滿上!”我問“啥滿上?”娃說行李滿上唄。
如今,娃已經在異地他鄉安頓下來,我晨起打開窗簾,深秋的一場雨,催促著前幾天還黃燦燦的葉子們,葉子們有的翩翩、有的不甘,有的流連,有的在枝頭顫顫,然后一陣狂風吹來,葉子們高高飛上空中。它們可能會驚恐,但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那一刻,應該會有享受,飛起來,飛向不可知的命運……這是它們生命中的又一個高光時刻。這種聚散,無論是人生,還是葉生,都很壯觀很震撼。
想起娃們高中群里發的“全國各地蹭飯地圖”上的一句話:聚似一團火,散若滿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