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摘 要]目前,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發展,教育部對加快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提出指導意見?!盎ヂ摼W+教育”是教育發展的業態形式,對教師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提出了新的挑戰。從學校逐步接觸社會化學習形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培養出國際認可的汽車工程師需要進行全方位的工作統籌,以確保優質資源能夠共享、專業優勢可以互補,助力汽車專業人才培養。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網絡平臺;網絡育人;高職;教改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8.106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0)18-0-02
1? ? ?“互聯網+教育”教學模式產生的背景及意義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通知中提出:深入落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大力推動“四個提升”和“四個拓展”,辦好網絡教育,發展“互聯網+教育”,實現教育信息化的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指導意見,進一步健全政策體系。2020年初,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暴發,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將戰“疫”進行到底。教育主管部門提出“停課不停學”,在大中小學開展了網絡授課。中國汽車工程師學會提出,
面對疫情,專業人員要提出專業方案進行診治。如果發生在汽車領域,則需要汽車醫生一起進行“救治”。此時我國汽車專業人才需要對標國際汽車工程師能力標準,對標國際認可汽車工程師能力培養更加迫切。汽車工程學會將汽車醫生界定為3個級別:助理工程師是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汽車專業學生,理論嫻熟,缺乏實踐經驗,需要進行崗位鍛煉;工程師指能很好地完成本職崗位的技術人員;高級工程師在有能力完成本職崗位工作的同時,還能兼顧企業管理等,對行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2? ? ?“互聯網+教育”對能力培養的重要體現
2.1? ?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
2.1.1? ?授課形式方面
網絡課堂形式包括“直播”“錄屏”“直播+面授”等。直播課堂應用眾多平臺,比如:騰訊、超星泛雅、ZOOM、釘釘、公眾號、中國大學MOOC和愛課程等。這些平臺能夠很好地提供師生共享畫面,讓學生清晰直觀看到教學畫面。在授課過程中,還可借助臨時對話框進行互動,在整個課程授課環節中營造良好的互動環境。汽車專業教師要積極應用這些網絡平臺,借助這些平臺做好一對一、一對多的技術指導,為學生答疑解惑等。一名合格的汽車專業教師應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師,將工程師的能力由書本轉向實踐再向更高層次升華,倒逼教師靈活運用網絡,豐富教學方式。
2.1.2? ?數字化資源方面
在傳統授課過程中,將理論課件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020年,受疫情影響,學校無法開展汽車專業理實一體課程,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要求汽車專業“工程師”優化整合數字化資源。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應用教學互動平臺,讓學生既能學習理論知識,又能進行實踐。這要求學校尋求或者開發能夠進行實踐互動的平臺,為學生制訂個性化方案,提供數據測量以及技術文檔查詢服務;打破傳統單機版的數字化資源的形式(模擬系統往往無法使用網絡),讓資源網絡化、互聯化、共享化。同時,在整合網絡化數字資源時,不再停留在視頻、課件上,而是建立大量的數據庫,“助理工程師”可以借助數據庫追溯資源。
2.1.3? ?教學質量評估方面
在教學平臺上,授課教師要根據自己的課程內容進行個性化設計,因材施教,及時檢查與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教學質量評估,可以通過實時在線簽到、項目問題指定人問答、班級搶答、單元項目測試、問題討論等形式進行,使教師能夠掌控學生的學習效果,發現學生對重要知識沒有掌握牢固或者沒有達到設定目標時,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強化教學效果。在授課過程中,專業課程教師應根據調研數據分析報告及時了解學情、掌控教學重難點教學方式、調整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專業課程教師應在考查“助理工程師”汽車維修技能水平的同時,關注他們書寫報告的能力,這是國際汽車工程師必須具備的能力。同時,“助理工程師”在職業發展過程中要進行維修技術交流、車間技術項目管理、技術研發撰寫規范等。此外,國際汽車工程師還具備一定的專業創新開拓能力,比如,文檔檢索、課題分析能力,這要求專業教師在對標國際認可汽車工程師標準的同時,制訂全面、完善的評估方案。
2.2? ?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
2.2.1? ?學習自律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網絡課堂給學生創造連續性學習的環境,通過開展混合式學習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在網絡課堂環境下,教師如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如何進行質量評估是至關重要的。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企業考核標準、考核方式,融合課程思政,做好專業發展規劃。結合地區、行業、國家政策形勢,將課堂思政有機融合到教學過程中,既讓學生清晰認識到用人單位對員工素質的要求,又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做到“專業自信”。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高度重視學習,做好筆記,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斷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每天按照課程表的計劃完成學習內容,合理安排學習生活時間,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律性。
2.2.2? ?條理性學習能力有待加強
教師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鞏固教學成果,除采用常規客觀題形式外,還可以采用多選、不定項選擇等形式。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會受到很多誘惑,面臨很多選擇。想要對選擇條目進行正確的邏輯推理,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進行條理性學習。在工作中與同組交流、客戶洽談等場合下,強化主觀意思表達,加強對條理性、邏輯性能力的考查。教師在鞏固教學成果上,應注重培養學生溝通與協同、歸納與總結等方面的能力。學生在實際崗位上,發揮自己專業特長的同時,要運用好這些能力,以獲得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2.2.3? ?對網絡課堂的正確認識有待加強
無論是在品牌創造還是學歷教育方面,都應全面推廣網絡,使教師與學生通過手機、電腦等客戶端及時接收信息。同時,建立空中課堂,使教學不再受到時空、地域影響。教師可以采用錄播形式教學,幫助學生后續的課程復習、回看等。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全過程。這是對新的教學模式的探索,也是學生利用新媒體等平臺提高學習能力的契機。
3? ? ?“互聯網+教育”存在的問題
3.1? ?教師教學存在短板
“互聯網+教育”模式對教師授課過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學校、企業繼續學習的新業態,要求教師靈活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學效果。在高職院校中,專業教師年齡分布范圍寬,尤為突出的是老教師,該群體雖然實踐經驗豐富,但年齡較大,對新事物接受較慢,在使用“互聯網+教育”等信息平臺工具時,在搜集與處理數字化資源等方面的短板尤為突出。專業課教師不斷適應“互聯網+教育”模式的同時,還要從在教學觀念上進行同步升級,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方式。同時,對標職業發展的國際汽車工程師能力標準,在空中課堂授課過程中進行思考與實踐,以提升實踐能力。
3.2? ?學生學習出現困惑
打破時空界限,隨時隨地學習是每位學生的愿望。經過調研統計發現,網絡授課的效果比面授效果稍顯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考驗了他們自我時間管理能力、自我專業學習能力、自我學習約束能力等一系列控制力。一般教師在授課時會設置簽到、點名等考勤環節,學生或多或少會出現不簽到、不連線的情況,或者出現點名簽到全在場,互動提問環節卻一直沒有回音的現象。教師采用“互聯網+教育”模式開展專業教學,由于采用網絡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缺少了授課真實感。調查報告顯示:教師對于講解的每個知識點,學生是否已經理解、能否跟上教學進度等問題存在疑惑。在學生心中也會存在“是不是就我一個人在認真聽講、教師是否在關注我”等疑惑。在調查報告中顯示,大部分學生在沒有課本的情況下,在授課過程中沒有做筆記。總之,采用“互聯網+教育”模式是對學生多元化學習的一個重要挑戰。此外,我國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意見中明確表示,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要求培養的“汽車工程師”不僅在思想品德方面取得成績,也要在身心健康方面取得優異的成績。
4? ? ?“互聯網+教育”的改進措施
4.1? ?軟硬兼顧,打造專業性的教學平臺
發揮專業優勢,打造專業性的教學平臺,在盡可能兼顧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風格的同時,適應專業課程的特點。發揮專業優勢,院校主導企業協助;教學名師、教學能手主講理論,企業配合一線技師進行實操演示,同步、同屏地進行理實一體授課。將企業標準化的作業流程現場直播給學生,讓學生更加直觀、更加理性地學習。通過直播企業維修案例,可以讓學生單獨或者分組完成檢測報告。
4.2? ?課證融通,建設高規格的空中課堂
隨著汽車專業“1+X”證書制度的不斷普及,學校要逐步實現“課證融通”。對照考核要點,將每個支撐知識點嵌入相應的課程中,既實現理論水平提升,又提高實操能力。
4.3? ?思政聯盟,營造空中“雙區協同,三全育人”環境
在學校,把“廠區”與“學區”相結合,讓家長、企業、學校等都加入學生素質教育體系中,這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又一次創新。培養出的“汽車工程師”不僅要在維修技能上得到國際的認可,更要在職業素質培養方面獲得更多的贊同。
主要參考文獻
[1]謝杰妹.問題與任務促進科學深度學習[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2]楊現民,王娟,魏雪峰.互聯網+教育:學習資源建設與發展[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