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對該專業的發展有所影響,需要對其教學的模式進行對應的改革;雅思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討論到:“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當今很多學校在對于學生的教育方面還是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在對于信息管理專業上的實踐教學也要經過改革和創新,促進信息系統專業教學的進步。
◆關鍵詞: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社會的變革同時也帶動教育的改革,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人才,對于國家來說,是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重要培養的人才之一;學生需要具備基礎的數理知識,并且能夠熟知管理學理論知識、以及經濟學等;而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教育進步,提高對于信息管理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教學改革主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不斷創新。一座學校能夠生存下去,就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和更改,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成績,提升教學質量,并且可以促進自身的綜合發展。本篇文章則根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這一話題進行研究,分析現代實踐教學改革的要點。
一、針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現狀進行分析
信息管理這一門專業在我國是起步比較晚的學科專業。在實踐的過程中,它還有這許多問題,本文根據這一話題,來分析該專業在實踐教學中的現狀。
(一)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然未重視實踐教學
近年來,實踐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實踐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步入工作的過程中減少適應難度。從實踐中能夠增加一定的經驗,還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實踐是最好的老師,通過不斷的實踐,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更加科學的方法和相應的技術。但是仍有部分學校不夠重視信息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并且對于學生來說,沒有實踐考核的結果,就不知曉自己真正的專業實力。所在一定要對信息管理專業深刻重視實踐教學。
(二)教學過程的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教學體系的完善,對于教學的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部分教師給予的實踐教學方式還是照搬以前的方式,對教學內容沒有更新創新,導致隨著信息時代飛速發展,學生跟不上社會工作的潮流。所以教師應該緊跟當下信息潮流,打破單一的教學方式,制定最新的完整的實踐課程,讓學生對于當下的信息技術工作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夠快速的進入到社會工作中。
(三)實踐教學過程中師資力量的薄弱
該專業的師資力量薄弱,主要是專業的開設時間不長,并且該專業的難度系數相對較大;大多的教師實踐教學方式還不夠完善,不能夠良好的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以及操作。
(四)教學過程中課程內容的陳舊化
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有待更新,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化,沒有趣味性以及創新性,導致學生厭課,失去對該門專業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務必要與時俱新,根據當下的趨勢,結合課程理論知識,來對學生展開實踐教學。
二、針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教學改革措施
(一)確定培養目標
首先明確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步入社會,需要掌握的學習技能都有什么;例如信息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以及實施與管理這些基本的技術方法,例如需要具備基本的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能力;并且能夠在國家單位,企業單位以及科研機構中,具備進行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優化實踐教學的方法
教師需要優化實踐教學的方式,面對學生,要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不定期進行考核,考核學生的成績結果,并給學生指出不足之處,讓學生通過實踐教學能夠更加深刻扎實理論知識。并且教師要打破單一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以知識驗證為基準,進行教學,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總體上的教學質量,拔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重新設置前衛完整的課程體系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這一專業的性質則決定了它要跟上社會的變化以及時代的發展;信息管理的教學是需要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動,同時要擁有時代性的特點。所以教師要掌握當下企業的動態信息,結合自己的課程對學生不斷進行實踐考核,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也能夠更加了解當下企業需要的工作技能。
三、結束語
實踐教學改革的目的是讓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在未來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快的進入到工作里,減少適應時間;針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師更應該需要時刻觀察并跟進時代的發展,將教學的方式不斷完善,滿足社會進步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霍良安.大數據背景下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智庫時代,2018(52):265-266.
[2]李書珍,王麗,郭鳳英,等.“互聯網+”背景下醫學院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8,39(12):85-88.
[3]吳俊,楊佳萍.面向“互聯網+”復合型人才的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06:111-118.
作者簡介
于翔,男,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