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
◆摘? 要:新課標初中英語教學對英語教學要求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學生對相應的口語能力進行提升,對課文內容要能進行大致的復述,在一定情景水平下要能夠扮演角色,進行簡單的交流。然而只有很少的學生能達到要求,故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對教師的口語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全國各地中小學的總體英語教學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在英語教學中口語教育仍然是一個薄弱的環節。筆者認為,為了提高中學生的口語能力,課堂教學中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學生積極參與和交流的方式提高口語能力。
一、建構交流情景,建立口語意識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非由教師所傳授,而是在一定情況下,即在社會文化的背景中,利用所需學習的資料(包括老師和學習伙伴),利用所需的學識資料,通過構筑意義來獲得。因此,建構論學習理論將"情況"概念進行了理論上的闡釋。“合作”“繪畫”和“構建意義”是學習環境的四個主要因素或四個主要屬性。
所謂“情況”是指學習英語中的情景和狀況,這無疑是要求教師構建一個更有利于學生進行口語交流學習的環境。這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在除了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更要注重對交流情景的搭建,要把創設情境視為口語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新教材設計了很多學生活動練習,如pairwork、groupwork、discussion、role play、debate等。讓學生在語言活動中有使用語言的能力。這種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并不強調課堂活動的學生,而是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例如,在講授9年級教材的unit 4時,句子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lot of money?就很明顯的提出了挑戰。首先,不是讓學生回答問題,而是在課件中看幾幅畫,讓學生he / she would if he / she had a。million dollars。首先,不是讓學生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看課件上的幾張畫,讓學生們he/she would……if he/she had a million dollars。在進行口語培訓時,引出新的單詞、短語和句型:a million,然后再讓部分學生集中進行個人思考訓練。通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不僅鞏固了教材的內容,而且還鞏固了課本的內容。而且拓寬了知識空間。任務型語言教育就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任務型教學方法的優點是使學生積極參與預設任務,并在交互中學習知識。在課堂上設置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英語口語能力。下面作者用具體的例子來討論。八年級第一冊第十單元的題目是《我要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本模塊的核心內容是關于如何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頭腦風暴學生未來的職業目標或夢想,從而引出交流場景。在此基礎上,核心任務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小任務:作業1:在班里進行職業傾向調查,調查出最受歡迎的職業傾向和最宏大的目標或夢想。任務2:讓學生講述自己將如何成為想要的職業人員或如何實現夢想。任務3:讓學生對自己的夢想進行辯證認識,詳細羅列自己在實現目標的路上要做些什么。引導學生理解“no pains,no gain”。讓學生明白夢想的實現要有行動。任務4:擴大上述升華任務,可以提出課文或現實中的問題,誘使學生提出解決方案。從中引導不同學生使用不同的口語訓練方法,即句型培訓。
二、設置教學任務,加強學習動機
不少學生有很好的學習方式,但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難遇到種種困境。把困難當作是一個困難或挑戰?對話程序“Problemsor Challenges?”指導學生不害怕難度,把困難作為挑戰,這也是一種有效的解決難度問題的方法。進一步提升和擴大內容,從學習到生命中的難題,到生命中的艱難,對困題的態度和辦法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任務的設計并非孤立,而是存在內部聯系的。要深層次深入地進行口語的教學,利用不斷挑選當前熱門話題的方式引起學生口語鍛煉的興趣。在漸進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語言運用,提高了口語的能力。
三、鼓勵小組合作
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來進行口語交流不僅能促進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提高實際語言契合程度。例如,結合教材與學生興趣進行情景劇的題材選定,由學生自主進行任務的安排與負責人的選舉,讓學生自主完成相關的研究與討論。同時要對相關題材和事前準備進行審議,避免出現只有少數成員在行動的狀況發生。進行主題討論及最終演示時,要求學生深入了解相關扮演人物或話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道具進行演繹,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話題中發揮作用。根據學生的興趣決定如何開展具體的話題,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自由分組組合,并將最終展示結果由班級學生來評分,讓學生擁有榮譽感的同時加強對自身口語水平的鍛煉。而且,在全班分享分配給每個組的計劃,最后進行評價,看看哪個組合作得最好。將小組設定為評分機制,使每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合作當中,讓學生互相支持。最后讓小組成員進行匯報演練,得到更好的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鄉村英語教學中的語言環境背景很薄弱,要加強口語的教學是有一定難度的。鄉村英語教學的基礎本身較差,師資力量不夠雄厚。但是不代表優秀的口語教學方法不能運用在鄉村英語口語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一方面是要加強學生的交流環境,一方面是要調整課程,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大膽交流,學生口語水平提升才會實現。
參考文獻
[1]崔巖.“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視角下的非英語專業學生口語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45:203-204.
[2]周曉莉.淺析小組合作和以讀促說提高獨立院校學生口語能力的策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3:273-274.
[3]劉曉琳.“師生合作評價”機制下非英語專業學生口語能力提升實證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