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莉
◆摘? 要:物理學科是高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復雜性、嚴謹性、抽象性等特點,增加了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難度,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巧妙融合課堂教學與物理學科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構建精彩紛呈的課堂,已經成為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有效的教育教學應該以核心素養、新課改等教育思想為導向,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物理課程在高中課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應該擺脫應試教育理念的桎梏,優化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通過革新來加快改革步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精心選擇教學材料
由于高中物理教材有效闡述了物理學的發展,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應該精心選擇教學材料進行內容的講述,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物質世界,進而彰顯出時代特色。換言之,教師講述相關的教學內容時,要創新變革原有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知識掌握程度加以了解,在此基礎上優化整合教學內容。例如:針對教材中“磁感線”的知識內容,該知識點的編排處于磁感強度之前,但磁感線是反映磁感強度的一種方式,所以教師在具體講課環節要適當調整這一內容,打破教材課程原有的順序進行講授。又如:教材中未詳細介紹“電動勢”的概念,也沒有涉及電動勢方向等方面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講述環節優化調整教學內容,根據教材內容整理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點。具體來說,教師在講解前要全面了解教材內容,結合考試要求與實際需要來適當補充或刪減教材內容,整理出適合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最大限度發揮出教材的價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高中物理知識學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利用專業性的語言來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學以致用,進而增強學生的知識底蘊和文化素養,實現學生更高層次的發展。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有機聯系教材內容與生活物理現象,幫助學生透徹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促使學生的眼界得以開闊,學會在生活實際中靈活運用物理知識。以“自由落體運動”為例,要想讓學生深入理解這一知識點,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可以鼓勵學生自行選擇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并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總結,準確掌握其中的規律和特征,從而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
三、完善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背景下,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高中物理教學,會讓學生感知物理課堂的枯燥沉悶,繼而失去學習的興趣。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優化或完善教學方法,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創設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分子的熱運動”為例,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教學情境,如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在生活中聞到香水味道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在探討中得出問題的答案;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分子擴散的過程進行演示,讓學生掌握本課內容,即:一切物質的分子都是在做不規則運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又能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四、巧用物理實驗
高中物理屬于理科性質類的科目,很多物理定理或物理概念相對復雜和抽象,無法只憑借字面意思進行透徹理解,需要借助有趣的實驗,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探索其中的規律,得出結論。同時實驗也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對學生實踐運用能力和物理科學素養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為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物理實驗的巧妙運用,如演示實驗、趣味實驗、分組實驗等,引導學生觀看或參與實驗,在此基礎上有效分析實驗現象及其原理,獲得物理學科素養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物理實驗實施環節要盡可能少干涉學生的實驗過程,注重實驗的探究性和啟發性。以“電阻的測量”為例,教師可以先告知學生外接法與內接法的區別,然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實驗,其中一組學生利用外接法進行電阻的測量,另一組學生利用內接法進行電阻的測量;完成實驗后,各組分別派代表闡述本組實驗的方案、過程、結果。通過對比,學生能清楚知曉外接法和內接法的區別。又如:講授“彈力”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實驗材料,鼓勵學生自行動手實驗,在實驗中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這樣方可減少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驗性和有效性。
五、結束語
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越來越注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立足實際,根據當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革和創新,精心選擇教學材料,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完善教學方法,巧用物理實驗。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強化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書鋒.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01):37.
[2]毛一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發現(教育版),2017(07):105.
[3]張義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7,35(02):22-24.
[4]宋銀遠.論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新課程·下旬,2017(0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