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吉英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就像一個百花齊放的藝術園地,作為一線語文教師不能墨守成規,要積極創新,釀造出屬于自己課堂風格的蜜。本文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路徑展開探討,希望可以為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小學;教學創新
小學語文新課改中強調,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的改革應正確把握小學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提倡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并借助小游戲、多媒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師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平等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目前,長期傳統教學暴露出許多問題,小學語文教師為適應新課改的發展需要,需要不斷努力創新教學,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積累素材,創新教學模式
積累教學素材是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任務,在網絡時代,教師要借助現代技術搜集與儲備更多與教學相關的素材,包括教學游戲、視頻以及圖像等。在新課改趨勢下,語文教師在積累較多素材的基礎上,還需要創新教學方式,進而更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對于執教多年的教師來說,其往往對自身原本的教學方式充滿自信,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卻缺乏熱情。因此,為創新教學模式,學校可采取新老教師一帶一活動,讓年輕教師幫助年齡較大的資深語文教師展開對微課等創新型授課方式的學習并學習如果借助互聯網搜集更多教學素材。讓資深老教師嘗試制作幾次微課教學素材,并運用微課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就能體會到微課帶來的便利,就會更樂意嘗試一些新型的教學方式。
二、合理引進游戲,提升課堂的趣味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小學語文教師通常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課堂學習氛圍比較沉悶、枯燥,打擊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合理引進小游戲,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好動活潑,比較喜歡趣味性強的小游戲。因此,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引進小游戲,借助游戲的魅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中。例如,教師在教授生字生詞時,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卡片接龍的活動,將生字擺放成詞語,這樣不僅可以學習生字,還可以學到生詞;又或者在作文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文章的內容,自主地展開擴寫或改編,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形成特有的寫作風格。這些趣味性的小游戲和訓練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三、借助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方式
因為小學生的思想和心智還發育不成熟,他們比較喜歡具體、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例如畫面感強、新鮮有趣的視頻等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現如今,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創新教學方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結合圖片、視頻等展開教學,進而實現教學內容的生動化、形象化。首先,在課程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在網上搜尋并下載一些關于桂林山水的風景圖,并制成有音樂的幻燈片,讓學生在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通過這一具象化的視覺刺激,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加開闊,認知水平也得到了質的提升。其次,教師在授課環節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突破學生的思維局限,發散思維。例如,在小學語文《參觀動物園》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圖片或精彩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出來,并在播放過程中還可以配置一些關于動物的介紹,讓學生更加形象地認識各種動物的種類。通過多媒體的課堂運用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創設情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強調,除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方面,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與尊重,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去發現與探索語文的奧秘。另一方面,教師要創設一個新穎、開放、輕松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在情境中學會創新探索,進而為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奠定基礎。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教學情境要素,包括音樂、影像、圖像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例如在新課文學習中,教師可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還可引進一些背景音樂來引導學生對教材情節進行揣摩,進而幫助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五、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新學生的課后任務
語文源于生活,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教材內容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語文的魅力,進而使其意識到語文的重要性。語文知識博大精深,不可能通過幾本書去完全表達出來,課上有限的時間也無法完全地講解,因此,教師應當將課堂拓展到課后,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也可以接觸到語文知識,并且學會應用語文知識。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課題,例如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嘗試運用熱門的配音軟件來練習朗讀,掌握不同語境下的表達技巧,進而有效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再例如,在小學語文《奶奶的白發》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描述一下自己的奶奶或者其他親人,引導其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在課后完成一篇小作文,并在課上分享。這一教學方式可以將語文作文訓練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創新課后任務的內容,并讓學生隨時隨地地運用到語文知識,學會在生活中應用語文。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用三種昆蟲的行為形象地闡釋不同的治學方法。螞蟻就像經驗主義者,它們只是收集起來使用;蜘蛛就像是理性主義者,它們從自身把網子結起來,這兩種就像是慣用傳統教學方法的資深教師。而蜜蜂則采取一種中間道路,從田野與花園的花里采集材料,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種材料,最后釀造出各種獨具特色的甜蜜。現代的一線語文教師要成為一名勤奮的“蜜蜂”,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資源,創新教學方法,開創各種獨具特色的創新課堂,帶領學生采集知識的花蜜。
參考文獻
[1]陳俊峰.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J].甘肅教育,2019(2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