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寧
◆摘? 要:核心素養是在教育將小學甚至步入社會之后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關鍵素養。小學階段的教育作為打基礎、培養習慣的關鍵時期,更要加強核心素養的教育。但是核心素養的教育相對較為抽象,因此,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要從日常的課堂教育入手。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作為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課程,既能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也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本文就以核心素養為目標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研究,就如何再進一步發展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一些意見以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
一、核心素養的主要內涵
在核心素養理念基本內涵中,主要包含三個部分,首先是基于文化基礎的人文發展需求。這一內涵重在強調人文知識、科學的學習,其中人文底蘊主要從學生學習、理解、運用人文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提出要求,提升學生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其次是自主發展的根本屬性,強調學生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從學習意識的形成、學習方式方法的選擇、學習進程評估調控等方面出發培養學生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提升等要點。最后是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主要是學生在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關系方面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以及實踐創新,實踐創新從學生日常活動、問題解決、適應挑戰方面形成實踐能力、創新意識,主要包括問題解決與技術應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主要是從人文發展需求的人文底蘊、自主發展的樂學善學、社會參與的價值取向等方面對小學生進行能力培養。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簡析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受關注度較高。不管是在基礎知識的學習方面還是在提升性的閱讀、寫作、日常的口語交際方面,小學語文教學的受關注度都是相對較高的,家長群體與教師群體對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傾注的精力相對較多。從家長角度來說,課外閱讀書目、課外輔導班、各類型提升性訓練相對較多,對語文學習的重視度較強。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在當前的知識時代整體發展壓力下,教師群體對學生傾注的心血也較多。但是在較高的關注下,很多教師與家長對學生教育的關注度更多地停留在學生的學習成效如何、掌握了多少語文知識,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又沒有提升,而對核心素養下的學生學習表現如何、自主發展的需求方向、樂學善學的習慣、如何參與社會活動以及家國情懷教育等方面的關注度不足,比如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社會角色認知、家國情懷培育、創新創意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關注不足,知識教育大于能力教育的社會認知還較為普遍。
三、如何以核心素養為目標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1.充分運用課堂時間。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課堂教學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教育。比如在學習能力培養方面,教師要有敢于放手的心態,在總復習或者每周的、每月的整體復習階段,放手讓學生進行集中討論式學習或翻轉課堂式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樹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同時通過學生的自主總結、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要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樂學善學能力為主要工作目標,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效進行檢驗,切實保證學生學得到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理論類型的課程講解中,比如古詩的講解,在閱讀方式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領讀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跟讀,在詩詞翻譯上通過視頻或圖畫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激發學生樂于學習的意識,讓語文學習成為充滿樂趣的歡樂課堂。
2.合理安排家校共育。核心素養的要求不僅僅是在學校課堂教育上,在課后的學習中也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而最基礎性的就是道德要求。很多時候教師會將精力投放到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方面,而對學生的道德方面的素養教育有時候僅僅是簡單涉獵。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主動聯系家長,通過家校共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后的道德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為例,在班級課堂上,很多學生都是在教師的要求下進行學習的,而在課后作業的完成、自主學習、自主復習方面,很多孩子的主動性都不夠強,教師與家長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核心素養教育,首先在課后作業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按時、主動完成作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自主檢查的習慣。在這一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家長要保持統一性,要及時將家長核查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避免為獲得老師好評、獲得好成績而隱瞞日常學習效果。
3.多措并舉社會實踐。語文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既要關注知識學習,也要關注社會實踐。教師與家長要將生活化的語文融入到對學生的學習教育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畫楊桃》課文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后作業時觀察家里的花朵,在正面是什么形態,在側面是什么形態,通過語言的方式將它描述出來,從而逐步提升學生對生活、對社會的關注度。在節假日期間,家長也要為孩子的語文素養提升、知識積累提供更多的契機,比如春游、公園游玩等,開闊學生的眼界,讓課堂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切實將語文帶到生活中,將生活看成語文學習的廣闊平臺,將教育與運用有機結合起來,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四、結語
核心素養要求的小學語文教學不是簡單的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是學生對自我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對社會認知的不斷改變、自身創新能力的不斷發展等等,這些都是小學生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應該關注的問題。教師與家長作為學生學習與發展的主要監護者與教育者,要以核心素養的各項要求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做到以核心素養為目標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肖月.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課內外,2019(36).
[2]張春紅.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考[J].讀與寫,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