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繪/扎西干部學院
紅色資源是指具有革命紀念意義以及革命精神教育意義的資源,是與我黨創建和發展時期密切相關的地區或物品等。紅色資源是革命精神的凝聚,是歷史的承載,也是當代紅色教育的重要依托。在對黨員干部進行教育培訓時,應以紅色資源為教育資源,將紅色精神作為我黨永不褪色的指引精神,將紅色傳統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承,使其在新時期發揮更強大的影響。
紅色資源與革命密切相關,是紅色精神的重要承載,黨員干部培養著眼于思想引導與精神升華,注重思想先進性的提升,二者天然具有適配性。應以紅色資源為黨員干部思想水平提升的基礎教育資源,發揮該類資源的天然優勢,激發黨員干部在長久學習和成長中形成的光明屬性,在黨員干部中實現紅色基因傳承,采取多元化思想培養方式,在思想學習和政治素養培養方面做到時時進步、事事爭先,將紅色影響擴散在當代黨員干部之中,將紅色精神發揚于當今時代,使紅色成為永不褪色的顏色,成為黨員干部銘刻于精神內核之中的顏色[1]。
通過紅色歷史學習、紅色資源調查以及追隨前人腳步、重走紅色路線等方式,以本地或者附近地域的紅色資源為學習基地,實現黨史的立體化呈現,強化黨員干部信仰,以光輝黨史加強黨員干部對開展黨建工作、推動我黨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通過組織黨員干部走訪革命遺址,參觀紅色紀念館等方式,對黨員干部進行集體革命教育,強化黨員干部的信念和理想。在與我黨關系密切的重要紀念日,如建黨節、國慶節等,應統一組織黨員干部參與學習,接受紅色教育,在傳統紀念節日如清明節等,可到烈士紀念館緬懷先烈。
紅色精神是我黨重要的精神內核,利用紅色資源進行黨建,可達成更加優異的教育效果。我黨在建黨和帶領人民奮斗過程中,留下了眾多傳奇,與革命相關的紅色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在培養黨員干部時,應就近選擇具有代表性和特色性的紅色資源,將其作為培養基地,還應綜合利用紅色資源,將紅色培養體系化,作為黨員培養的基礎資源。各地黨員培養應以當地紅色資源為基礎,發揮資源優勢,根據地區情況,確立學習主題,無論是延安窯洞還是上海畫舫,或是其他具有鮮明紅色特征的遺址遺跡,都可作為教育基地。重走革命路線,遙想當年我黨草鞋布衣一步步丈量祖國大地,將革命的火種散布于每一寸山河,點燃希望,吹響奮斗的號角,最終迎來了革命勝利,一次次驅除韃虜,使覬覦華夏土地的惡狼夾尾奔逃,方有今日的金甌永固。黨員干部應明其心,正其行,堅定不移追隨黨,將自身磨礪成更優秀的黨的成員和建設者,不辜負黨的期望和人民的期望[2]。
基于紅色資源開展黨員干部核心素養提升工作時,應把握當地核心紅色資源,抓住資源特色,創建特點突出、中心明確、影響力深遠的教育主題,利用代表性紅色資源加強教育影響。理想教育可以使黨員干部明確未來前進方向,信念教育可以使黨員干部堅定革命信心和決心,宣傳黨的宗旨可以增強黨員的責任意識,紀律作風建設可以使黨員干部時時自檢自省,完善個人思想德行,成為群眾表率。發掘紅色資源的深層意義,以紅色資源作為教育素材,結合接受培訓教育的黨員同志的整體特點,建設特色教育專題,采取形式靈活的培養模式,可實現黨員黨性的強化提升。
紅色資源可作為黨員干部培養的核心材料庫,從這些廣泛的資源中篩選出符合當地黨員干部培養情況的部分,進行重新整理,采取優化整合,通過資源篩選和濃縮方式進行教材選編,增強黨員干部培養教材的生動性。過去相關教材雖然內容豐富詳實,結構嚴謹,且具有高度實用性,但是系統化稍顯不足,可靈活調整的空間較為有限,結合紅色資源,創新式編制教材,可對教材進行優化與提升,使其優越性更加鮮明,實現與時俱進的靈活變化。應根據培養目的,設計科學的培養進度,組織在黨員干部培養和黨員思想教育工作方面有突出成果和專業經驗的學者或者專家,成立紅色資源研究小組,以當地紅色資源為研究對象,從資源中選取代表性的事件作為教育案例,通過科學編制和靈活運用,實現與黨性教育融合。在教材編制中,可結合紅色經典影視、書籍等,把關教材品質,使黨員干部在歷史重溫中得到黨性提升和精神升華。
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應從內因影響力優化開始,發掘黨員內在黨性,強化黨員內心向往光明和發展的積極心理因素,以內生動力提升的方式,實現黨員黨性升華。我黨將馬克思主義進行特色化應用,使其更適應中國革命和國家建設,通過特色運用強化其在中國革命發展道路上的適配性,當今中國的社會主義是更符合中國國情、有利于中國平穩快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凝結了我黨的先進思想和中國人民的無窮智慧。在過去艱難的歷史時期,紅色精神曾經引導我黨和人民走出陰霾,走出一條光明的、具有輝煌未來的道路,在當代,應將這種精神進行與時俱進的傳承,使其成為我黨發展和黨員干部素質提升的新的助力,融入創新舉措,激發黨員干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斗志和干勁兒,將紅色資源進行貼合當代黨員干部培養實際的創新應用[3]。
借助紅色資源進行黨員干部培養時,應注意對紅色資源的靈活、創新應用。在紅色資源的多元化類別中,紅歌為重要資源種類之一,那些或樸實或昂揚的詞曲當中,體現了黨和人民在奮斗過程中的革命樂觀精神和頑強進取的意志品質,將紅歌學習和演繹融入黨性培養中,可以發揮紅歌的教育意義,增強黨的凝聚力,在斗志昂揚、豪情澎湃的紅歌演繹中,黨員精神可以得到潛移默化的升華,發揮紅歌春風化雨的作用。應在黨性培養和提升中加入體驗教育,在進行嚴肅的課堂教育之外,在紅色資源利用時,可轉變思維,實現創新和突破式運用,體現我黨先進性與進取意識。創新式紅色資源開發與利用還應發揮現代技術的優越性,結合“互聯網+”模式,利用多元化教學平臺,結合紅色資源教育優勢,領會中央最新精神,緊追黨的腳步,黨員干部應在黨性教育中走在前列,作為先鋒和表率。
開發紅色資源的黨性教育價值,應立足長遠制定教育規劃,采取聯動方式構建黨員干部培養體系,各相關部門應積極參與、主動配合,增強黨員干部培養與紅色資源利用之間的聯系,立足當地紅色資源優勢,將其作為長久資源深度發掘,將紅色資源基礎上的黨員干部培養形成體系化,增強教育張力與影響力,在發揮紅色資源積極影響作用的同時,黨員干部培養教育也可以促進紅色資源的研究水平提升,進而形成良性循環。紅色資源背景下的黨員干部培養,應結合黨性分析,并將其作為重要學習環節。應組織參與學習的黨員干部深入解讀入黨誓詞,明確黨員肩頭重任,堅定崇高信仰和初心,時時自省和自檢,在堅信我黨光明未來的同時常懷憂患意識,以先行者和模范黨員作為衡量自身的標桿。
綜上所述,在培訓黨員干部,實施黨性教育培養時,對紅色資源進行深入發掘和充分利用,可豐富教育培訓形式,增強黨員干部培養活力,達成更優異的培養效果,故而應以紅色資源為基礎進行相關教育開發和體系構建,對紅色資源進行創新式多維度利用,將對黨員干部培養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