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昆山/
福建省南安市霞美鎮人民政府
黨中央一再強調,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必須同時進行,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有效手段,村、鄉、鎮各級基層文化部門應積極提高農村的基礎文化水平,加強高層次文化交流,在取得經濟發展的同時把精神文明的建設也提升到新的高度。
農村文化建設對培養群眾文化價值觀,提升綜合文化素質有重要作用,是與群眾文化需求相結合的前哨站,目前農村文化建設的水平處于相對滯后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飛速發展,農村的面貌也日新月異。不少農村干部把關注點完全放在“家家戶戶奔小康”上,導致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筆者在農村考察時發現,不少村子本身文化基礎設施非常貧乏,很多文化活動場所不健全。鄉村等基層員工把工作重點全部集中在搞好經濟建設,積極招商引資上面,完全忽略農村文化陣地建設。例如筆者在某村走訪,該村為了能提供更優越的招商條件,將該村僅有的一個鄉村圖書館的房子也騰出來,讓給招商企業使用,導致村民唯一的精神文化學習交流的場所也被取代。筆者在與該村村民交流中,群眾們表示,這個鄉村圖書館雖然已經建成了近十年,但實際上大部分時間都是關閉的,使用效率很低,開放的次數屈指可數。至于原因,一方面鄉村圖書館里的圖書存量非常少,還有不少都是老、破、舊,圖書的資源幾乎在圖書館建成后就沒有更新過。眾所周知,文化知識是需要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進步的,圖書館不更新書籍資料就失去了自身的意義,變成了書本的倉庫。另一方面,由于不重視,導致圖書館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該農村圖書館常年只有一個工作人員——一位打更的更夫。圖書館沒有專人管理,不但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我國目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本村財政,自給自足,上級相關部門對農村文化陣地財政支持力度非常有限。資金不足直接導致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的基礎文化設施不到位。農村文化站、農村圖書館、農村文化廣場、農村多媒體放映站等設施嚴重缺乏。筆者在農村查訪中看到,多數農村設施不全,設施建設不合格。
農村工作人員在農村文化陣地建設中缺乏思考和開拓精神,總是千篇一律的復制固有的工作模式,機械化的完成工作,缺乏責任心和使命感。文化陣地建設不同于建筑施工,需要靈活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能夠把握整體節奏和方向。農村文化工作人員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根據當地群眾思想文化水平和文化喜好趨向來采取相應舉措。農村農閑時節群眾有較為富余的時間用來豐富精神生活,農村文化建設的空間非常大,僅僅依靠放一場電影,辦一場書法比賽等單一的方式無法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工作人員應采用多元化的措施,從不同角度,充分利用網絡時代的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化設施來大力促進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從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農村文化服務的核心理念就是設身處地的為群眾們提高業余文化生活水平,滿足群眾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農村文化建設是提高農村文化服務水平的重要內容。各級文化部門應對基層農村文化工作人員給予更多關注,采取有效措施積極促進農村文化陣地建設。
農村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相關部門應當將農村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建立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各級財政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支持力度。同時,農村文化工作人員應當積極的“走出去,請進來”。就是發揮多渠道的招商引資方式,合理利用投資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和企業資金積極投入到農村文化發展建設中來。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協商制定合理的方案,與企業達成合作共識,在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之上同時發展經濟建設,形成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比如利用企業資金支持幫助農村建設數字化電視、寬帶信息網絡、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圖書館和農村健身活動室等農村文化建設基礎設施,既豐富了群眾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為當地企業帶來一定的效益,同時可以大力改觀農村的精神風貌。
我國目前基層農村文化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參差不齊,不少文化工作人員的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足,對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的認知不到位。農村工作人員應當調整農村文化服務的工作態度,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提高農村文化服務水平的工作當中。相關部門應通過實踐鍛煉、溝通交流、專業培訓等方式,著重提高一線農村文化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當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農村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和網絡應用技術,通過多種方式豐富農村文化建設的手段,比如播放電影時選取一些群眾們喜聞樂見,思想健康向上的演藝文化作品,影視相關部門近期也加大投入,把作品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拍攝了眾多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影視
片,這些影片對宣傳新農村經濟文化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法制、增強愛國主義精神都有積極的影響。同時農村工作人員應在工作中多做文化宣傳和先進思想的科普,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群眾的思想文化水平,并積極引導農民走向農村文化站、多媒體文化室等農村基礎文化設施,讓農民提升文化素養,激發對文化知識的興趣,主動離開麻將室、撲克桌,遠離封建迷信等不宜于身心健康的活動,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農村文化活動上。
黨中央《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體系的意見》、國務院《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指導意見》都對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部門應當建設農村文化陣地作為重要的工作日常,建立健全農村公共文化體系的各項規章制度,相關監管部門應當推出明確的考核制度,對農村基層文化工作人員的工作加以監督,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工作的評審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在政策上和財政上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給予支持。比如加大財政撥款,完善農村基礎文化活動工作章程,提高對一線農村文化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讓大家有熱情、有動力投身于農村文化整地建設的工作當中去。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應深入一線,參與實地調研,積極分析研究,在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工作中起到帶頭作用。
新時代新農村的繁榮發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同樣重要。農村群眾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將起到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當前依舊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相關部門和廣大農村文化工作人員還應理清思路,總結經驗,充分認識到當前問題的存在,開拓進取,改進措施,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提高農村文化服務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