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卓瑪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小學
在大多數的藏民族地區藏文的應用比漢語言更為廣泛和普及,人們自古以來就非常熱愛這種語言,喜歡用它交流,目前,這些地區的學校也是用藏文和漢文共同教學。藏文課程這一特殊的形式,使所屬地區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為喜歡、擅長,在理解和運用上也更加清晰、自如,因此,在此基礎上實施小學藏文的情感教育教學,是十分有利的。下面,從小學藏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意義、現狀方面進行展開探討,分析具體的滲透措施,以供參考,以期使得我國的小學藏文教學能更上一個層次。
對于藏民族地區學校的教育來說,情感教育是小學藏文教學的靈魂,情感教育如同語言訓練、藏文知識等一般,都是教師不容忽視的教育任務。與死板的文字內容不同,小學藏文學科思想性更為突出,不僅僅文字優美,且寄予了情感教育,含著十分豐富的情感因素,能夠起到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審美教育、優秀文化教育等提升作用。情感對于一個人而言,是心靈間的相互契合,教會他們懂得如何傳遞情感,表達情感,往往讓人們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更加具有熱情。新課改不斷深化,藏族地區的小學教育理應義不容辭地實施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情感教育。在情感教學中,更為注重學生良好學習體驗和實際感受,課堂上注重情感豐富地、聲情并茂地進行授課,更好地做到以聲傳情,讓學生越發體驗到藏文學習所帶來的情趣,從內心激發對藏族地區的語言文字的熱愛。小學藏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通過觀察訓練、審美認知、整體思維等教學活動,使學生的一切心理感知與情感活動經歷產生、培養、形成的過程,促進生成全新的情感領域,達到提升自我修養的過程,從而更好地傳承藏族文明,其意義深遠。
1.側重知識教學。在傳統的藏文教學中,依然無法擺脫考試制度的影響,主要體現為課時少,內容多,學生在學業競爭中容易陷入焦慮當中,而教師以自我為中心,追趕教學進度,往往容易忽視將知識往情感教育方向延伸,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情商培育和交流能力的養成。
2.教學理念落后。情感教育是現代教育改革的理念。藏族地區教學資源方面的限制,許多藏族小學學校的師資力量跟不上,全校可能就一兩個藏文教師,此外,還長期存在著一些老教師、舊觀念、老教法等問題,導致了情感教育的力度過于薄弱。在引入情感教育的過程中,無法真正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師生交流等方面存在障礙,導致情感教學的效果不理想。
3.不注重教學設計。小學生認知能力尚且不高,難以完整地體會藏文蘊含的情感與意圖。高質量的藏文課堂離不開教學設計,如果教師缺乏相應的課前準備,未能為情感教育創設良好的條件,學生未能在自主性的學習情形下得到情感鍛煉和成長,將極大地降低課堂教學質量。
1.深挖教材,尋找情感教育素材。隨著多次的小學藏文教育改革,藏文教材中有著許多的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可以進行滲透。在備課中,教師應避免只關注知識性的授課,可以積極挖掘教材并合理延伸,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關注話題緊密結合,使其能在學生的情感教育培養上發揮效用,培育學生良好的情商。在藏文教材的使用時,通過一些句子來歷、名言警句等進行感情引導,將這些內容和情感教育進行融合,帶領學生一同體會文章作者的感情思路,使學生深層次領會文章的感情基調,從思想和感情上感同身受,加深對文章中描述的人物印象,久而久之學會理解語言文字帶來的情緒和感受,讓他們體會藏文學習所帶來的影響及價值。
2.利用媒介輔助,激發情感。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媒介輔助并革新小學藏文教學的方式受到教師的十分青睞。小學藏文教學中,實現信息技術與各藏文學科的滲透與整合,再現一些真實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內心的思想和情感,同時結合聽說、讀、寫的訓練,將為情感教育的導入從枯燥走向更多的生機與活力,從而獲得更加良好的效果。例如關于《感恩》這一主題時,為學生播放了一首《思念母親》,用藏語音樂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情一下子充沛起來,為情感教育提供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習藏文知識時便有了更多的共鳴之處,讓學生多了一份"若有所思",讓小學藏文教育更上了一層境界。
3.注重情感交流,做好師生互動。作為小學藏文老師,首先要去除以往陳舊的教學設計,精心地對待教材設計,學習創新的情感教育教學理念,關聯藏文與文化知識內容的學習,在日常過程中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讓學生深入了解優秀的藏族文化背景,不斷提升自我的同時,能與學生們共同成長。在實際教學中,以趣味為紐帶,在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中引導學生自主的通過情感觸動而調節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真正做到學有所思,使學生對藏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從而引導學生提升道德品質,實現真正的認知與情感教育并舉。
藏文是一種更為獨特的語言文字。小學藏文文章含有作者豐富的情感以及各民族的文化底蘊,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賞析作品,研讀藏文文字可以發現其中美好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看不到摸不著的意境,努力做好情感教育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