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澄/
貴州省興義市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高校輔導員工作與思政課教學結合,可以有效增強思想政治教學的影響力和穿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愛國情懷。但是,輔導員工作側重于學生的日常教育,思政教學側重于理論教育,這讓高校輔導員工作和思政教學之間既存在關聯,也存在分工,但是,當前多數的高校,高校輔導員工作和思政教學都處于分離狀態,如何將它們有效的結合起來,值得深入分析探討。
高校輔導員和思政教師是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態度的兩股重要力量,兩者結合發力可以提升思政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但是,現實教學中,輔導員和思政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兩者結合的優勢和重要性,基本上處于相互獨立的狀態。當前,高校輔導員工作和思政教學結合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從高校輔導員角度來看,輔導員自身的教學觀念亟待加強,工作重心也需要作出轉變。輔導員通過對學生進行日常事務管理,雖然可以詳細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態、思想品行和學習情況,但是,因為自身專業的限制和思想政治教學能力的薄弱,無法對學生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思想錯誤進行糾正,長期以往,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和全面發展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2)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高校思政課程中包含著眾多的內容,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涉及科學、道德、倫理、自然、政治及經濟等多方面的真理,同時還涉及愛國主義教育,這要求思政教師在授課時,要思路清晰,將所講的內容變得更加的簡潔和易懂,并且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的與現實狀況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1]。但是,在長期的思政教學過程中,思政教師授課內容比較籠統,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無法吸引學生更好的進行思想政治學習。同時,思政教師不能積極的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將思政教學和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進而導致思政教學脫離實際,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3)要想保證高校輔導員工作和思政教學有機的結合,除了輔導員和思政教師各自分工外,還需要有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需要兩者加強日常的交流溝通,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但是,當前現實情況就是輔導員和思政教師缺少溝通,各自為戰,讓教學質量大打折扣,這也是當前制約輔導員工作和思政教學有機結合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值得重點對待。
積極構建輔導員和思政課結合教學平臺是開展兩者結合教育的重要前提,輔導員在日常的管理中,可以對學生的各項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學生的思想特性,而這是思政教師無法直接接觸的,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由此可見,構建輔導員和思政課結合教學的平臺至關重要,需要形成信息交流和反饋的平臺。總的來說,為了形成高質量的信息交流平臺,輔導員可以與思政教師交流溝通,組織開展例會和講座等教育活動。為了保證例會和講座活動的順利進行,還需要進行相應的制度管理,如要求輔導員和思政教師必須參加,例會或者講座結束后,輔導員和思政教師還要針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這樣的活動還要定期開展,以此了解學生的學習變化。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為了充分保證例會或者講座的質量,活動的組織者要提前準備好相關的資料,針對本次活動主題確定具體的流程,后期的討論環節要有針對性,并為學生創設最佳的討論環境,讓寫生可以就自己的看法發表意見,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加強輔導員、思政教師和學生三者之間的交流溝通,確保信心可以及時傳達和反饋。但是,單純構建信息交流平臺還不能完全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構建教學合作平臺,教學合作平臺的構建可以讓思政教師對學生的思政學習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方便下一步教學方案的制定。從輔導員角度來說,構建兩者的合作教學平臺后,輔導員可以從思政課教學中提升自己的思政認識,為后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高校中,教學合作平臺構建通常都是通過思政教師擔任輔導員來實現的,通過這種方式,在進行思政授課時,一方面,可以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情況,另一方面,可以保證整個教育教學工作的連續性和科學性。另外,對于思想政治能力強的輔導員來說,可以擔任一個班或者幾個班的思政教師,這樣一來,可以加強和方便兩者的交流,提升思政教學質量。
高校在輔導員和思政課結合教學制度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兩者工作開展的管理機制,因為高校輔導員和思政教學屬于不同的部門,屬性也各不相同,要想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借助自身的組織,確保可以自發性的參與到教育教學中去。但是,在兩者合作開展過程中,會出現時間不協調、工作積極性和熱情不高及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因此,為了構建兩者合作開展的管理機制,可以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將兩者的工作協調起來,并對兩者的工作劃分職責,在責任制度的基礎上再進行監督,以期保證教學活動可以健康的開展,并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應該明確的一點是,專門的管理部門在地位和職能上要高于各自的分管部門之上,具有強大的協調能力,為了方便工作的有序開展,可以由有經驗的領導擔任管理者,設立專門的辦公室,方便交流溝通。
測評激勵機制的完善主要包括測評機制完善和激勵機制完善兩方面的內容,現對這兩方面的內容作具體的分析。(1)測評機制完善:測評機制完善主要包括督查、考核機制的完善,雖然輔導員工作和思政教學結合具有強大的優勢,但是無法及時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實際應用過程中沒有機制約束和管理,后期開展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測評機制完善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可以轉變輔導員的教學觀念,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來講,高校要設立專門的思政教學質量督查結構,由專業的人員組成,定期對輔導員工作和思政結合教學質量進行檢查,并進行考核,將其納入年終的教育教學考評中,起到改善教學質量的目的;(2)除了構建考評制機制和督查機制,還需要重視激勵機制的重要性,高校要通過督查和考評結果,對表現良好的教師進行及時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將教育教學成果和評先評優、職稱評定等掛鉤[2]。另外,還要重視榜樣的重要性,要積極的樹立學習榜樣,引導和鼓勵其他教師學習,發揮榜樣效應,激發相關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政意識和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當前高校輔導員工作和思政教學結合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鑒于此,主要可以從構建輔導員和思政課結合教學平臺、建立健全輔導員和思政課結合教學機制及完善測評激勵機制三方面進行,以此促進和保證高校輔導員工作與思政課教學的有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