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鑫/
營口市朝鮮族高級中學
當代中學生對網絡的參與具有強烈的自由參與意識,廣大中學生對網絡都具有著好奇和新鮮感,絕大部分中學生具有一定使用網絡計算機操作能力,大部分中學生利用網絡來進行休閑游戲、上網交友,只有少數中學生利用網絡來補充學習。中學生是一個心智尚未成熟,還有著沖動心理,也是易被煽動的特殊群體,面對網絡的“自由化”假象,有的學生享受在網絡發表一些言論交到一些好友,有的學生對高難度、暴力的網絡游戲沉迷不已,許多荒唐無稽的網絡用詞和隱晦的色情漫畫讓學生們難以自拔①。
網絡行為的所謂自由化,讓學生感覺無拘無束沒有規范和界限,所以學生們享受無邊際化的網絡行為,中學生在成長階段誤認為網絡行為是不受法律約束的,導致中學生思想道德意識淡化,對行為規范甚至思想道德規范的不在意,很多學生的道德認識還不能理性的指導具體行為。
中學生的身心狀態處于發展期階段,關于價值觀念的樹立具有混亂性和猶豫性,對人生和道路的抉擇都具有困惑②。傳統的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局限在課堂上和教師的言傳身教,形式枯燥、內容死板、多為言教模式。
在網絡媒介的影響下,多樣化的網絡文化特性,使海量的信息資源透露出多樣化的價值觀念,健康有益的信息文化豐富了我們的認知,暴力不良的腐朽內容也影響著中學生的身心發展,在網絡傳播中,黃色網頁、不良色情信息的泛濫,影響著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有些學生會受到黃色信息的影響,對男女關系和青春期生理現象的某些反應表現出好奇甚至是嘲諷,造成中學生思想的歪曲。
多種價值觀是中學生拓寬了信息視野的渠道和選擇的機會,但消極的文化價值觀給中學生造成了迷惑,在中學生的心智成長階段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容易陷入迷茫之中,對原有的三觀產生動搖,形成錯誤的思想觀念,分化了中學生價值傾向,影響了中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
教育工作者在現階段更加重視理論講授,中學生在思想教育的內容上都是抱著應付的態度去接收認知的。網絡成為了中學生不可缺少的內容③,單一乏味的教育形式,提不起學生們的參與興趣,多數教育工作者在進行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變成了簡單的道德宣傳,缺乏針對性,沒有利用網絡媒介和信息平臺對學生們進行內化的能力培養。
中學生教育教學課堂過程里,教學工作者并不側重于科學信息化的方法和手段。網絡參與是平等和相互的,有利于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對網絡上的思想道德信息進行有選擇的瀏覽和閱讀,在這樣一個平臺下,傳統教學課堂中的灌輸和說教讓學生很難感興趣。
1、重視學校校園網絡文化建構
學校是中學生吸取思想道德教育知識的主要渠道,網絡媒介開拓了新教學模式和內容,學校要與時俱進地拓展傳統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陣地和方法,建立科學化的校園網頁文化④,在以往的教育課堂的基礎上開發中學生道德教育網絡平臺的新起點,可以通過社會新聞熱點和中學生道德生活需求開展相關的網絡平臺活動或探討,讓學生們主動參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傳播社會主流觀念,從而促進思想道德教育網絡模式的發展。
網絡是傳播思想道德文化的重要途徑,有效地使用校園網絡來宣傳主流文化,將有利于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發展。所以通過在中學學校網絡信息的建構中加強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充分利用學校網絡信息文來引領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實效性發展⑤。
2、加強市場網絡媒介監管環境
大力弘揚社會價值觀,凈化市場文化與網絡媒介信息環境,加強文化市場監督力度,嚴格審查面向中學生等未成年游戲軟件的內容,增強對相關的經營場所進行巡查,規范使用主體的活動和舉止,為中學生創建好的環境氛圍⑥。
綜合使用社會資源,規范市場媒介加強監看制約。通過網絡主管部門的監管行為來優化網絡媒介環境,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最終目標,開發網絡技術,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入,規范網絡準入制度,從網絡主體到信息來源和網絡使用者都要做到環節性凈化和監督。加大力度對收集犯法和不良信息公布行動的沖擊和制裁,束縛不良勾當行為的可能。積極弘揚正能量的優秀傳統文化,宣傳規范的網絡道德行為理念,將道德教育內容與網絡信息交流相融,充分發揮網絡媒介的正方向引導和廣泛傳播的作用。
1、提高教師教育工作者綜合素質
中學階段教學水平和成效重點在于教學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在傳統教育過程中,主體是教師,網絡媒介的影響下,使得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與網絡媒介相結合,要加強教師素質建設并改善教學方式,網絡與教育工作的結合,就是要轉變單一主體是教師的現狀,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方,為了促進思想道德教育能與時俱進,建立健全教學工作者的整體素質是根本保證,不僅要堅定保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方向,有著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還要懂得網絡媒介特點和技術。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中學生的道德觀、行為觀和整體意識的確立。其次,要增強對教師的網絡使用能力的培養,能綜合運用網絡媒介資源來進行道德教育工作,能利用媒介平臺洞悉群體的思想動向,了解他們的教育渴求。只有跟隨時代的腳步,加強對教師教育者素質的培養,才能促進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進行,促進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與時俱進,不斷發展。
2、培養中學生網絡自律規范意識
在網絡的文化傳播中,多樣化的網絡信息洶涌而來,不良信息和刺激性網絡游戲都在攻破中學生的堅定意識,面對不良的網絡行為和信息,我們不能回避,網絡環境中有很多中學生會在沖動和好奇的心態下瀏覽一些不良頁面和網站,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和多樣性沒辦法完全取締不良信息的傳入,關鍵在于讓中學生可以樹立自律規范,加強中學生正確的行為規范意識,讓中學生可以辯證處理網絡活動行為與自律規范的關系,讓學生們自我監督和反省,能在享受網絡帶來的豐富信息的同時做到自律。堅定中學生的三觀方向,弘揚民族精神和道德文化,讓學生們自覺地抵制不良信息和腐朽內容的侵蝕⑦。
教育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標桿,是提高國民素質的路徑,網絡影響著我們的溝通方式、思維方式,也變革了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手段。與此同時,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多元化的價值思想沖擊和過剩的信息文化會擾亂中學生的價值觀,這要求教育工作要與時俱進,根據網絡媒介對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現狀建構具體實效性措施,重視校園網絡文化的構建、增強教學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凈化市場網絡信息環境、提高學生自律規范意識。從而促進思想道德教育與網絡媒介的統一,提高中學生普遍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注釋:
①熊英,王斌,劉琍琍,熊霞,周文鋒.關于網絡對中學生思想道德發展影響的調查與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2(09):15~16.
②④韓天奇.網絡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③雷獻華.中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7.
⑤曾鳴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實踐路徑研究[A].第四屆全國農林院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研討會[C].重慶:西南大學,2014.
⑥曹淵渤.淺談網絡時代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問題[J].前沿,2006(12).
⑦盧麗剛,楊輝.網絡時代中學思想道德教育現狀及對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