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0)
ABS 樹脂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種兼有丙烯腈剛性、丁二烯韌性和苯乙烯易加工性能的熱塑性工程塑料,廣泛應用在電子、電器、汽車、建筑等方面。ABS 樹脂工業化生產技術比較成熟,其中乳液接枝-本體SAN 摻混技術普遍采用,由聚丁二烯膠乳(PBL)單元、高橡膠接枝(ABS 接枝)單元、苯乙烯-丙烯腈聚合(SAN)單元、摻混單元組成。
摻混單元生產最終ABS 樹脂成品,在工業化裝置中以水下拉條切粒為主,該切粒技術比較成熟,生產的圓柱型ABS 樹脂市場占有率比較高,但系統不是完全密閉,模頭處會產生模頭尾氣,擠出機長時間運轉,模頭孔處會產生異色雜質并隨拉條進入切粒系統,污染最終成品而造成ABS 樹脂異色點偏高。為此,追求新技術創新,改變傳統生產工藝理念,生產出高品質ABS 樹脂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如圖1 所示,水下拉條切粒系統的主要設備包括模頭、導流槽、切割室、后冷卻段以及干燥機、振動篩、水系統,導流槽長度在SAN 切粒、ABS 切粒的應用中一般為3m 設計。

圖1 水下拉條切粒流程
水下拉條切粒的工作原理是,熔融物料通過模頭后以料條的形狀進入導流槽進行冷卻,工藝水一般為40~60℃左右。當料條冷卻到一定溫度后,通過切割室的上下喂入輥將料條喂入切割室,靠動刀進行切割成粒子,粒子通過后冷卻段冷卻后,被送入干燥機干燥,經過振動篩篩分,最終合格物料送入料倉,為下游的處理做準備。
如圖2 所示,在模面切粒技術中,該切粒系統主要包括如下設備:換向閥、切割室、模板、帶驅動系統的切粒機、冷卻管道以及包含水系統的干燥機、振動篩等。隨著單線產能的不斷提高,目前應用在SAN 切粒和ABS 切粒生產中的切粒機最大產能高達10000kg/h 以上。

圖2 模面切粒流程
模面切粒系統主要工作原理,即物料通過釜底泵或齒輪泵輸送到開車閥和切割室,物料在熔融狀態下被帶有驅動的切粒機動刀切割,之后粒子在工藝水中冷卻,工藝水一般為40~60℃,粒子被工藝水送至干燥機進行干燥,工藝水自循環到水系統進行過濾,換熱后重新回到工藝系統循環利用。
水下拉條切粒生產的產品呈圓柱形粒子,生產過程中料條需要冷卻至一定硬度才可以切割,否則內部溫度偏高、粘度低,有可能出現纏刀,切不斷的連粒或料條容易出現粘連現象。切粒機排布占地大,導流槽3m,后冷卻段盤旋長度3~5m,干燥機、振動篩總占地約12~15m。粒子切割時有一定硬度,圓柱形粒子有倒角/棱角,粒子與粒子之間接觸為點對面、面對面等多種接觸方式,連粒或不規則粒子含量偏多。干燥和粒子冷卻過程中,粒子和管道設備、干燥機接觸,棱角處容易產生粉塵。料條在模頭孔處有可能出現牙簽料、細粒。圓柱形粒子比表面積相對較小,粒子模頭處需要安裝單體吸單設備,以確保無單體揮發而造成環境污染。更換模頭時需要停車,更換切刀、定刀、上下喂入輥時需要排廢,更換時間需要15~20min。水下拉條切粒應用相對普遍,操作工熟練程度大。
模面切粒生產的產品呈圓形或橢圓形粒子,生產過程是高溫切割,粒子表面迅速冷卻,內部熱量可以用于粒子自身干燥,對工藝水溫度要求不高。切粒機本身占地面積小,充分利用空中空間完成冷卻管道排布,總占地空間可降至3~6m。設備可安裝在不同樓層,避免直線排布以節約空間。粒子在熔融狀態下切割,表面迅速冷卻后在冷卻管道、干燥機內輸送。圓形或橢圓形粒子接觸方式為點對點接觸,粒子在輸送過程中和管道、干燥機的接觸沒有棱角,產生粉塵的可能性降低,粉塵含量大約降低10%~15%,粒子為熱態切割且粉塵低,干燥機出口可以不安裝旋風分離器。模面切粒系統為密閉系統,無需安裝吸單設備,對環境無污染,同時不需要額外的輔助廢氣處理設備,在某種程度上對設備投資和環境保護有重要改進。更換模板、更換刀片可能需要少量排廢。更換模板時間為15~30min,更換刀片時間在5min 左右。
通常水下拉條切粒需要多名操作工開機,模頭處極易斷條,模面切粒開機只需要一名操作工,并且一旦開機成功后設備運行穩定性要高很多,基本無異常停機。水下拉條切粒和模面切粒都有非常高的自動化程度。水下拉條切粒相對于模面切粒來說,常用備件的壽命可能要稍短一些,模頭孔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雜色物質,這就需要操作人員定期停掉生產線,對模頭板進行更換,會造成原料上的損耗,增加生產成本,操作人員更換備件頻率可能會稍高一些。
水下拉條切粒生產過程中,動刀切割的條形物料已經具有一定硬度,極易產生粉塵,而模面切粒則是由刀片切割模頭處的熔體而成,切粒時產生的粉塵量較水下拉條切粒要少很多;圓形粒子的堆積密度更大,粒子間接觸面積更小,產生更少的粉屑,同樣質量體積更小,圓形粒子表面光滑,更易于輸送。圓形粒子較水下拉條切粒后的圓柱形粒子,沒有棱角,所以在互相摩擦時不易產生粉塵,而水下拉條切粒的圓柱形粒子容易產生粉塵,由于表面是球形,在下游工藝對粒子熔融時速度更均勻,使用的能力也越少。具體對比如表1 所示。

表1 水下拉條切粒和模面切粒對比
模面切粒的刀片成本非常低,因為其刀片材質普通,硬度要求也不高,模面切粒的模頭使用完后可以返修,大大節約了成本。
模面切粒水箱的材質要選用加厚的材質,這樣水箱不易變形,滾輪的磨損也會降低,后期不需要過多的維護成本。
在水下拉條切粒系統中,ABS 熔融物料經擠出機、模頭擠出后成為拉條,后經水下拉條切粒機切粒,經干燥器干燥,之后在粒子篩上進行篩分。在日常生產中絕大部分的ABS 顆粒會通過粒子篩進入成品料倉,但會有尺寸不合格的粒子被分離出來,一般以長條料、粘連料、斜切口料居多,這些不合格品一旦混入合格品中就會造成下游客戶的投訴,給公司品牌帶來負面影響。
為了減少不合格品的產生,生產裝置大多會定時更換切粒機壓輥和切刀,更換擠出機模頭板,這些操作都需要停掉生產線來完成,每次開停車的費用也很大,產生的開車料也很多,也增加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另外,擠出線剛開車初期,模頭板兩側拉條還會帶有糊料,處理不當,就會污染成品料倉,給監控產品質量帶來麻煩。
SAN 樹脂的生產在模面切粒上應用較多,基于模面切粒工藝的特殊性和SAN 樹脂物料本身的特性,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SAN 樹脂中夾帶的粉末較多。另外,水箱的選材標準上要改進,如果選材標準偏低、材質不夠厚、硬度不夠及長時間運轉,水箱里的滾筒容易變形,滾輪磨損較大、使用壽命會降低,帶動滾筒轉動的電機也會損壞,設備不能正常運轉,就需要停車維修,生產負荷會隨之調整,給生產上帶來很多麻煩,生產上的波動也會帶來產品質量的影響,會產生大量不合格品,造成生產成本增加。由于ABS 樹脂的韌性比較大,所以在切刀選型上要不同于SAN 樹脂,通常會選用具有角度的斜刀,具體材質要根據不同牌號來確定,對擠出機的要求是模頭入口壓力80~120bar,換網器入口壓力180~220bar,增壓泵入口壓力為正壓即可,一般同向嚙合雙螺桿擠出機均可滿足。
針對ABS 樹脂的生產工藝路線,在工業化應用中,選擇水下拉條切粒工藝的路線比較多,也比較成熟,但該切粒系統不是密閉的,會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而導致產品污染,工業化擠出機模頭板、水浴等因素也會影響產品質量。水浴溫度太低容易使拉條出現空心或開裂,溫度太高會使顆粒粘連。圓柱形顆粒,由于粒子間接觸面積更大,在風送過程中也會出現粘連。模面切粒系統,可有效解決水下拉條切粒的弊端,但解決過多粉末的產生是模面切粒能否全面應用在ABS 樹脂切粒的難點。
對于新建ABS 樹脂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的好壞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產品市場占有率,生產出高標準的ABS 樹脂是工作重點,優化生產工藝技術,做好設備選型,降低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是提高產品質量的有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