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雅琴
睜眼要面臨的是一大堆需要啟動卻毫無頭緒的工作,閉眼夢見的是老板、客戶、老師、家長把自己痛罵一頓……天知道你有多么羨慕豬一樣的生活。
這一天真的來了。因新冠疫情全國各地陸續啟動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好好宅在家里就是為國做貢獻!于是,像豬一樣的生活就這樣悄然而至。多年沒睡過好覺的你,終于可以在父母怒不可遏掀被窩的時候,理直氣壯地回一句:“是國家讓我睡的!”多年不曾“癱”在沙發上的你,終于可以在父母裝腔作勢打人趕人的時候,四兩撥千斤地回一句:“是國家讓我宅的!”多年不曾好好玩手機、玩游戲、追電視劇的你,終于可以在父母“怒目相視”的時候,不假思索地回一句:“是國家讓我看的!”
宅家一時爽,一直宅家呢?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你發現豬一樣的生活不再那么爽,甚至有點讓人受不了了。為什么豬一樣的生活竟然讓你漸生無聊、空虛、焦慮、煩躁等情緒了呢?
趕緊聯系你的“豬”友群,問問他們過得怎樣了。不出所料,他們也陷入了“豬生”的瓶頸……直到有人打破了沉默:“昨天我給妹妹做了一個生日蛋糕,樣子雖然不咋地,但是味道還不錯,我感覺找回點成就感。”
幾秒后,群里陸續有人回應。
“我花了半天時間徹底把家里打掃了一遍,確實心里還是蠻欣慰的。”
“大半年沒看過書的我,終于擺脫手機看完了一本的時候,有點小滿足。”
你也重新審視了最近的生活,怎么說呢,大部分時候感覺自己要“發霉發臭”,想逃離這樣的生活,但是也有偶爾的小愉悅。比如,跟媽媽學會了包餃子、看短視頻學會了杯子舞、把衣柜的衣服徹底整理了一番……
對了,前天突然靈感來了,拾起塵封已久的畫筆一畫就是一整天,電視劇沒追游戲沒玩,連午餐都忘了吃,奇怪的是畫完后雖然感覺很累,心里卻美滋滋的,而且現在想想依然很開心。
相反的是,這幾周追了幾部電視劇,追的時候感覺很刺激很帶勁,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來的情節會怎樣發展,硬是熬了兩次通宵追完大結局,結果第二天一整天都暈乎著,現在甚至有點后悔。
這說明了什么?莫非這一生注定不能“不羈放縱愛自由”?
兩個維度,八種狀態
想不通,習慣性刷起手機,直到刷到了下面這張圖。
這張圖根據挑戰水平和技能水平高低搭配不同分成了八種狀態:
◎ 無感(挑戰水平低、技巧水平低)刷劇不需要任何技能與代價,也沒任何挑戰性,往沙發一躺,“像豬一樣生活”,然而,追完劇之后心里卻空空的,說不出什么感覺。
◎ 無聊(挑戰水平低、技巧水平中等)不用工作、不用學習,甚至不用思考,空有一身本領而無處可用、無事可做,原本是個王者,現在卻宅在家里當“豬”,感嘆人生真是無聊。
◎ 擔憂/焦慮(挑戰水平高、技巧水平低)雖然眼下過著豬一樣的生活,可疫情結束后不會的作業還是不會,困難的工作依然困難,自己卻無計可施,以后的日子不知道有多艱難,能不叫人犯愁嗎!
◎ 放松/掌控(挑戰水平低、技巧水平高)國慶節期間要獨自駕車去三百公里外的城市,但是自己駕齡已久,車技了得,三百公里的路程可以說是相當輕松,盡在掌控之中。
◎ 喚起(挑戰水平高、技巧水平中等)數學試卷的最后一題對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這反而激起我的挑戰心理,今天必須把它給攻克了。
◎ 心流(挑戰水平高、技巧水平高)心流是什么呢?
心流的奧秘
原來,上世紀70年代,美國有個叫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的教授發現了這么一種奇怪的現象:大部分人結束一天的學習和工作后會感覺身心疲憊,然而有些人相反,他們經歷了一整天的工作后不但沒有感覺精疲力盡,反而精神抖擻。經過大量案例的研究,他創造性地提出一個詞—“Flow”,也就是這里所說的“心流”。
心流指的是當我們進入一種全神貫注、忘我投入的狀態時,會忘記時間,忘記饑餓,忘掉許多不相干的因素,創造力和效率非常高,而且事情結束后會感到非常滿足和幸福。心流一般會在我們做自己喜歡和擅長但是又有一定的挑戰度時體驗到,唱歌、看書、畫畫、運動、學習等幾乎人類所有的活動都有可能達到心流的狀態。
心流能讓人體驗到快樂,而且這種快樂不是一種簡單的快樂。追劇、刷短視頻、玩游戲的過程中我們也覺得挺快樂,但是這種快樂是脆弱的,它來源于外界的刺激而非內在的力量,所以一旦抽離刺激,快樂的感覺隨之消失。而心流的出現來自個體內部的努力,靠的是個體不斷地培養和維護,帶來的快樂是立體的、有意義的、持久的。
了解了心流后,讓我們再來解釋之前的困惑。
心流:畫畫的時候,盡管一年沒拿過畫筆了,但是靈感出現的時候自己廢寢忘食,完全忘了時間,最終,憑借多年繪畫功力畫出了自己非常滿意的作品,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連現在回想起來依然為當時的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
找到你的“心流”
問題來了,既然心流的感受這么好,那么如何才能體驗到心流呢?根據米哈里教授的描述,心流的成因可以概況為以下三點:
● 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投入。
● 有具體目標,目標與能力匹配,并且具備一定的難度。
● 能及時回饋,評估目標的合理性。
這三個成因中最重要最關鍵的當屬第二點,追劇的時候明明也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投入了,為什么就沒有感受到心流呢?區別就在于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的目標。這個目標的要求可不少:
1目標必須具體,不能太空。例如,當有人問你:“這個假期你的目標是什么?”你回答:“好好生活、提升自我。”這雖然是一個美好的期待,但沒法具體落實。
2目標必須與能力匹配,不能過于困難。例如,當有人問你:“這個假期你的目標是什么?”你回答:“先賺它幾十億吧。”如果你在福布斯排行榜上遲遲查找不到自己的名字,那么最好是換個實際一點的目標。
3目標要具備一定的難度,不能太簡單。例如,當有人問你:“這個假期你的目標是什么?”你回答:“追兩部電視劇。”建議你回頭看看前面的圖,豬一樣的生活與心流正好背道而馳。
4目標要分小步子前進,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例如,你一直想學好英語,根據以上對目標的三大要求,反復斟酌后,你定下目標:要在一年內拿下雅思!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你苦背英語單詞,狂聽BBC,然而遺憾的是,幾個月后,你感覺進步微弱,漸漸心生厭倦,甚至心灰意冷,放棄了這個目標……如果你聽從了心理學家斯金納的“小步子原則”,也就是將總目標分解成多個可操作、可衡量的子目標,雖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跳一跳又夠得著,并且及時對目標進行反饋和調整,結局或許大不相同。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句名言:“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豬生的快樂容易獲得,但得到了你就會明白,人真的沒法享受豬一樣的生活;心流的快樂不易獲得,但得到后確實能讓你感覺很滿足很享受。
慶幸的是,時至今日,經過全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已經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豬一樣的生活在漸漸遠離,走出家門,更多心流的快樂在等你去體驗、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