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惜時 康微波
2019年以來,南京江北新區聚焦基層治理難點堵點,啟動新區街道體制機制改革,探索黨建引領“三集成三提升”,推動街道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街道運行由條線式向集成式轉變。
集成權責做精街道,提升基層治理統籌力。建立區域化大黨建格局,強化街道黨工委統籌能力,新區7 個街道“大工委”聯動駐區單位黨組織350 多個,完善黨建引領下多元共治體系。公布506 項行政處罰事項委托街道行使,下放165 項服務事項由街道集中辦理,明確街道175 項職責清單,逐步推動街道“權責統一”。同時,賦予街道區域建設參與權、區級事項建議權、區級部門考核評價權等。突出大部制、扁平化,精簡設置“6(內設機構)+1(綜合執法大隊)+3(服務中心)”的街道組織架構,構建精簡高效的基層治理體系。
集成資源做強社區,提升基層治理承載力。強化基層帶頭人能力,著力打造“基層黨建特色工作展示交流會”“黨建講習堂”“ 新區‘星’故事宣傳”等三個平臺。按照“一崗多責”“一專多能”目標,統籌推進全科社工、全科網格員、全科執法隊員等隊伍建設。沿江街道建立全科社工實訓培育基地,“AB崗”“全科社工”“全要素網格”全面鋪開。同時,面向基層社區(村)干部,加大政策傾斜力度,落實“三崗十八級”薪酬制度。集中街道執法事項,出臺“區屬、街管、街用”辦法,將新區城管、市場監管、司法、環保等職能部門390 余名派駐執法力量統一納入屬地管理。頂山街道融合五方力量“綜合執法一隊伍”做法被南京電視臺連續四天報道。統籌區域資源推進便民服務和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基本實現每平方公里有一個開放共享的紅色陣地。
集成力量做實網格,提升基層治理服務力。全面推進新區“紅色網格”建設。抓好網格服務全覆蓋,歸并統一綜治、民政、數字城管等條口專業網格,形成981 個新區綜合網格,同步成立網格黨支部408 個、黨 小 組282 個。協 調“兩新”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等力量進網格,形成黨組織主導,業委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居民骨干參與的“五方共治”社會治理格局。去年下半年以來還積極嘗試“區塊鏈”新技術,從基層物業管理入手,依托分布式存儲、共享數據庫、點對點傳輸等機制,探索“區塊鏈+小區治理”新模式,努力將最新科技成果應用于基層社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