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玲
(福建省平和縣育英小學 福建 平和 363700)
低年級學生正處在成長和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教師和家長應當加強聯系,通過構建完善的家校共育氛圍來促進他們學習和成長,從而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有意識地將“親子閱讀”活動引進到日常的閱讀輔導工作中,不僅能夠推動親子之間的良性互動,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還可以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完美結合,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從而不斷增強其語文綜合素養。
1.1 推薦和選擇適合進行“親子閱讀”的書籍。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之前,低年級語文教師要和家長提前做好溝通,根據課內閱讀文本以及學生自身的喜好來為其選擇各種富有趣味的閱讀素材,從而使之產生讀書的興趣,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配合家長完成閱讀計劃。因此,語文老師可以結合低年級課本上的文章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喜好來劃定“親子閱讀”的范圍,推薦家長去購買或者是在網絡平臺上下載一些包含豐富圖片與鮮艷色彩的童話、寓言或是神話傳說類的文章或書籍,也可以直接使用各種繪本作為閱讀材料,以此創設一個具有趣味性的“親子閱讀”氛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繼而不斷增強其閱讀能力。
1.2 在家中開辟專門的地方進行“親子閱讀”。良好的氛圍能夠促進“親子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所以低年級語文教師要與家長商議,在家中開辟一個專供“親子閱讀”的場所,同時要將該項活動安排在固定的時間,只要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并在與家長的互動和配合中獲得更多知識信息,有利于開闊其視野、增長其見識,最終有效提升其文學素養。如,家長可以將“親子閱讀”活動安排到臥室之中,且要在學生睡覺之前進行,從而使其在特定的氛圍中開展更加高效的閱讀活動,并與家長進行實時的交流與分享,有助于在長期的堅持中輔助他們儲備豐富的文化知識、汲取更多精神力量,進而從整體上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完善其認知體系。
2.1 家長輔助學生設計讀書卡片。在開展“親子閱讀”時,家長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者和榜樣作用,通過帶領小學生一起設計讀書卡片來深化他們的記憶,同時有效鍛煉其想象能力、創造能力,進而在完成閱讀任務的同時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例如,家長可以提前為學生準備各式各樣的彩紙、彩筆、剪刀和膠水等工具,然后在合作閱讀完相關的文章或是書籍之后,共同動手來設計一張精美的讀書卡片,此時家長可以鼓勵學生將卡片剪成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形狀,或是根據自己的玩具造型來制作卡片,然后結合所讀內容將其題目、作者、主要人物以及情節寫在卡片之上,并使用彩筆畫上各種好看的圖形,由此不斷訓練學生整合閱讀信息的能力和創新創造的能力,并使其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然后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親子閱讀”活動中。
2.2 合作演繹文本中的趣味故事。根據“親子閱讀”的主要內容,家長還可以配合學生開展情景表演活動,從而在雙方的有效互動中不斷增強閱讀趣味,同時有利于進一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可以借助表演強化學生的肢體語言表現能力,最終輔助提高其閱讀興趣和水平。比如,家長可以將自己代入到文章中的角色中,以富有童真的語氣和學生扮演的角色進行對話,合適的話還可以加上一些簡單的道具、動作作為輔助,由此不斷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其感受到閱讀是一項有趣的活動,繼而促進“親子閱讀”的有效開展。
2.3 及時溝通互相分享閱讀心得。在完成“親子閱讀”活動以后,家長要主動和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此時就可以說:“我在讀這個故事時發現XXX真是一個好孩子,你覺得呢?”由此引導學生主動回顧故事內容并進行思考,然后表述出自己的觀點,或是可以說:“你能幫我想一下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故事嗎?”從而不斷訓練和強化學生組織語言、表達分享的能力,有助于凸顯“親子閱讀”的有效性。
遵循新課改理念的相關要求,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當主動將“親子閱讀”模塊納入到常規的閱讀教學體系中,然后通過和家長的有效溝通促進“親子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以便及時對課堂教學進行補充和完善,進一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強化其文學素養。在此基礎上,閱讀會逐漸成為一項常態化的活動,且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得到充分激發,然后在家長的輔助下閱讀更多類型的文本,有利于不斷激發他們的興趣,全面提升其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