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苓苓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東御橋小學教育集團 山東 濟寧 272100)
當今社會是一個創新的社會,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處于新時代教育環境下,人們更加重視小學語文的學習。語文在任何學生時代都是一門極其重要想學科,它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更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如今培養創新性人才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體制的重要思想和目標之一。處于素質教育時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是每一位教師的重要責任。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新時代社會需求的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其次,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要多動腦,積極大膽,敢于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肯定學生的想象結構和進步,多給學生創造思維鍛煉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最后,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適應新教育體制下的教育方式以及學習方法,同時使學生擺脫書本知識的束縛,拓寬自己的思維,提升認知能力。另外,也能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位置,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2.1 鼓勵質疑,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質疑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所以,教師要學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首先,課堂教學不但要重視傳授知識,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新穎、有趣的問題情境,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并且敢于、善于、樂于大膽提出問題,并樂于創新學習,這是創新活動的基礎。其次,小學語文教師要多設置獨立、新穎、啟發性的問題情境,給學生創造質疑訓練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愿意創新學習。只有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對身邊事物提出質疑,才能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最終實現提高創新能力的目標。
2.2 打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創造想象空間。打造和諧、幽默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學生才會善于鉆研、開動腦筋,展開豐富的想象。小學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課程,所以,教師應該嚴格按照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創新能力。首先,創新教學方式。新穎的教學方式會給學生一種新鮮感,讓學生眼前一亮,從而產生積極學生的欲望,帶著主動性和想象力學習語文。學只有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拓展,才能開闊思維空間,形成靈活的思維方式,這是創能能力發展的基礎。其次,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培養創新能力作好鋪墊。例如把教學和游戲相互結合,生動活潑的游戲可以能夠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使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的使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營造良好活躍的課堂氛圍。
2.3 評價模式應該多元化、多樣化。教學評價是任何一門學科必不可少的環節。要想實現理想的教學評價效果,小學語文課堂應該實施多元化評價,應該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創能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開展教學評價。首先,評價內容多樣化。教學中應該從多方面、多角度組織學生開展評價,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全面認識自我,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形成創新思維能力。其次,評價模式多元化。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當中應該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用豐富多樣的評價模式,才能全面發揮評價的價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新時期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重要的基本素質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是創新能力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小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創所之一,所以學科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核心陣地。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語文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樹立創新意識,進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